好像也是某个时候,也是那么在昏黄的灯下一家人围着一个圈坐在圆桌上倾吐着什么,具体我也不太记得,大概也是人生苦短且行且珍惜,那个时候人数还更多,记忆中早已模糊的爷爷还想也在,和爸爸平常的动作一样,紧锁着眉头,大家伙的都聊述着自己的经历并引以为戒或者是传道授业都灌输到我的脑子里,和现在如同身负巨山紧张感让我喘不过气来不同的是,也莫过于左耳进右耳出。相对搞笑的是,若干年后,也不会想到还会有这么一次的家庭晚会,主人公还是我,操心的还是那些关心着我但每次被我伤害的人,当然,除了房子更大了些,桌子更盘了一些,除了那些不在的人之外,道不清说不明的缘分让我们一家伙连坐的位置都相同,我被挤在背靠墙的一面,爸妈紧挨坐我两侧,我姐姐坐我对侧,我一度怀疑他们并不是要一起吃饭而是要审问我这个犯人一般。
与以前的生活截然不同,记得当初大小家宴都是拿着南昌八度一点一点倒入杯中,而现在摆在桌子上共有三种啤酒,从外表的英文介绍看上去倒是显得十分华贵,但曾经那瓶金色纸包装的南昌八度却不知早已放在何处…
父母亲都喝着酒,脸微红着看上去很是高兴,确实,一家四口,哦,不,还有一个还在娘胎旁听的外甥,一家五口难得单独聚在一起,我不喜欢啤酒的味道,我觉得那味道很是让人难受,喝多了更是让人头晕目眩,我不知道为什么男人一定要喝啤酒,父亲给出的解释倒是,应酬必须,这倒是和之前灌输给我做人做事,能力第一的思想有了些冲突,既然你有能力,为什么还得酒桌上应酬呢?还不解这个问题的时候,姐姐倒是开起口说到:现在就业难呀,最低的要求便是本科,没本科就算你再有本事也进不来。刚听到本科我的心就本能的刺痛了一些,后来仔细领会一下意思,嗯好吧,一场批斗大会就要开始了,其实我早已习惯了,不管是大型的家宴,还是在姐姐没出嫁到姐夫之前,基本一个星期几次的批斗大会都会在家里的小方桌进行,成员和现在一摸一样,当然,除了啤酒的种类便没有那么繁多,无一例外,每次的批斗目标都是我,比如:马上月考了怎么怎么样、邻居家的孩子考上了什么什么大学之类的,针对这些话题她们往往要说上半个小时,初时心里还是非常波澜,后来次数多了,更多的倒是乏味,本以为,这次在我看来蓄谋已久的批斗大会又得念念不叨不休半个小时以上的时候,但最终给我的感受如同父亲最后对我所说的一句话一样: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此番家宴,让我有了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