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是把双刃剑”这句话几乎每个人都会说,可稍不留神便剑走偏锋,驶向了弊端!那我们该正确使用网络呢?
现在是信息技术的时代,每一家都有网络“神器”——无线网,就连偏远小山村都会装上无线网只为某些特殊的原因!在暑假现在的我们只靠三种东西“续命”——空调、无线、外卖,可以做到足不出户吃饱喝足,也可以做到足不出户满足自己的需要,这就是网络带给我们的便利,但网络给我们带来的仅仅是便利吗?其实不是,还有弊端。
网络的弊端在于让我们成为了没有任何思维、不自律的人。我想请问你们一个问题:你现在最怕的是手机没电还是没钱。我想大部分的最怕是可能是手机没电,为什么呢?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早已习惯手机不离身,早上醒来第一件事情是看手机,晚上睡前最后一件事情也是看手机,想着我刷个微博看个电视,不知不觉就带了凌晨两三点,最后的结果便是熬夜成瘾手机成瘾!一不小心就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威胁,也让我们成为了及不自律的人!不仅我们大人如此,小孩也是这样,拿着手机学着大人的模样玩起各种手机游戏,刷抖音刷的不亦乐乎,这就是没有正确使用网络的原因。再者反思一下现在我的很少去认真的思考问题,没遇到一个问题都想着去思考,但最终帅不过三秒还是会去找各种软件帮我解决,慢慢的我习惯了一有问题就靠网络软件去解决,让自己成为了一个依赖网络思考而不会自己花时间思考的人,这可能是最大的弊端!
但俗话说任何一样东西都有两方面,有弊便也有利!网络的发达打开了我们新世界的大门,或许之前你认为世界就是我们眼前所看到的一样,但殊不知我们做了井底之蛙。利用网络让我们做到足不出户认识世界,让我们打开眼界,见识各地的风景了解各地的风俗。极大的便利了我们的生活,但不仅在生活方面还有教育方面也因为网络有所提升!记忆里童年的课程是在老师的粉笔灰里度过的,偶尔还会嫌弃课堂的枯燥无味,但现在不一样,网络让课程变成了新的“课程”。
小蜜蜂老师说不能将网络视为简单的工具,因为工具有替代性而网络没有。网络可以融入我们的课程,将课程不脱离原本的意义而变成全新的课程,促进课程的在设计。在我们语文课堂里面最需要的就是提起学生的兴趣,但一篇文字较多的课文又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呢?这个时候我们便可以充分的利用网络。首先在朗读课文方面,我是一个新老师没有很多的经验将一篇课文的感情读的炉火纯青,让学生感受到更多的情感,而我在课堂上可以利用网络搜索有关课文的音频让学生倾听,同时自己也学习朗读方式,这样做到了一举两得!其次我们都知道很多课文需要老师声情并茂的演绎出来,但老师都不是演员没办法演的惟妙惟肖,这个时候我们在课堂上借助视频帮助学生产生最直观的教学模式,如讲述《观潮》时语言无法达到的程度视频可以解。最后在课文教学上我们会提前叫学生预习课文查找资料,学生可以做到在小小的手机上寻找任何资料。这就是信息技术的融入促进了课程的再设计,而老师需要很快的进入角色,才能够培养学生!
课后小蜜蜂老师也给我们留下了作业:对于学生使用手机的现状我们该怎么解决!就如开头所说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利便有弊!现在的孩子很喜欢在手机上学习,我们老师也可能会通过一些软件布置家庭作业,有时候缺乏自觉的孩子经常以这样的借口来玩手机,那我们该怎么做呢?在我看来大人是榜样,如若大人手机成瘾何来教孩子一说。我们自己要自律,在孩子面前尽量不玩手机甚至是完全不玩手机,自己起到一个带头的作用。家长也可以和孩子做好约定,一个星期可以玩几次手机每次只能玩多长时间,并且规定孩子在玩手机的次数里看一次有趣又有意义的视频或者书籍漫画等,或者家长带领孩子学会正确使用手机网络。然后老师可以在信息技术的课程上向学生清楚说明网络的利与弊,教给学生分辨网络好坏的能力,或者根据学生的发展规律安排信息技术课还可以每学期组织学生看一次电影,让学生充分明白可以利用网络最很多有意义的事情。做到家校合一,不要让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