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儿子,目前小学二年级
场景一:我是终极爆爆蛋,夏季我要在这里产卵
最近儿子迷上了一款什么游戏,天天嘴里念叨着什么,爆爆蛋,产卵……什么的。
孩子的世界我也听不明白,于是,也不追问。
这一天下午,天气不错,接儿子放学回家,发现小区里新装了健身器材。儿子一进小区就看见了,非常兴奋,立刻从车上跳下来,兔子一般蹦蹦跳跳就跑了过去。
儿子跳上了新装的秋千架,一边荡来荡去,一边带着很享受的样子说:“妈妈,我是终极爆爆蛋,夏季我将要在这里产卵。”
what?
我没听明白什么意思,于是,一脸蒙圈的问儿子:“你说的什么意思呢?没懂。”
儿子抬眼看看我,像似很无奈的摇摇头,接着说:“爆爆蛋,是迷你世界游戏里的一个动物,也是个宠物,设置成怪兽,晚上可以出来,也可以放背包里,也可以养到一个地方……唉,你不懂,没文化真可怕……”
我立马傻眼了,这个……可以懂,但我真的不懂!
场景二:概念大米与概念葫芦丝
儿子这个年龄,脑子里每天都不知道会冒出什么奇怪的想法,让人惊讶,甚至无语!
这天是个礼拜天,儿子写了一会儿作业后,没出去玩,拿起自己的葫芦丝一遍又一遍的在练习自己新学的曲子,而我,在电脑前认真的看一篇跳出来的头条文章:2元一斤的大米和60元一斤的大米到底差在哪里?
在我看的过程中,儿子不知道啥时候凑了过来,一眼看见标题,说道:“妈妈,给我念念,我也想知道2块钱的大米和60块钱的大米区别在哪里。”
于是,我看着电脑给儿子认真的读了起来。
当我读得差不多时,儿子对文中出现的“概念大米”这种商家噱头,好像有点顿悟,一边点点头。一边说:“妈妈,我明白了,什么是概念,就好像我吹的这个葫芦丝,它是竹子做的,你给我说过,鲜竹子里面含什么纤维素,能帮助人类排便,还能治咳嗽,对,还有一种叫什么鲜竹沥口服液的,我也喝过……咱如果给我这款竹制葫芦丝,也打上概念,说在吹得过程当中,唾沫口水能够吸收竹子里面的养分,咳嗽了吹吹,可以治咳嗽,拉不出屎吹吹,可以通便……在给他起个好听的名字,比如……叫什么通便葫芦丝,或者叫,吹一吹不咳嗽葫芦丝啥的,我觉得,是不是原来几十块就可以买到的葫芦丝,就可以卖到上千块呢?”
儿子如此的思维,思路清晰,合乎“概念”,我直接惊呆!
场景三:我知道自己从哪里来的
孩子到一定年龄,都对自己从哪里来的很感兴趣,儿子也不列外,好像还不止一次问我。但是,我的回答好像每次也都不一样,没个准头。
这一天,儿子放学后给我说,“妈妈,我们班的孩子在一起讨论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他们有的说自己是从超市买的,一块钱,有的说自己是妈妈垃圾桶是捡来的……嘿嘿,他们都不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
我微笑着问,“儿子,那你到底知道自己是哪里来的吗?你怎么说的?”
儿子一脸自豪的说:“我当然知道了,我和他们不一样,我是你生产出来的,你是我的生产厂家。我的家在你肚子里,我还记得,我家里有水,还有一根线拉着我不让我掉出来……当我感到闷的时候,会从你的肚脐眼,就是我的窗户那里,扒开往外面看,你的一举一动我都会看见……我是亲生的……”…
哈哈,这儿子,啥都看见了,可真是亲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