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前,儿子8个月大,我开始给他看视频。人生第一个看到的作品就是英国原版BBC制作的,专门给婴幼儿看的,关于气象的VCD。
记得我还很搞笑,一定要等到8个月大的第一天,放给他看,因为上面有写:适合8个月以上的婴幼儿。
从那以后《天线宝宝》《鼹鼠的故事》《迪斯尼经典动画》《动物世界》等等包括中国经典动画片,根据年龄,中外版本的从没间断观看。好玩的是他第一次为一个角色悲惨命运落泪,才15个月大。
阅读纸质书我做的很不好,虽然我也是绘本买了一大堆,还发挥自己语音优势,声情并茂的朗读给他听,陪他一起亲子阅读。但他始终无法像喜欢看视频听音频那样,喜欢看纸质书。
于是,看视频,看电视,动画,影视作品,成了他感知这个世界的最重要的渠道。直到现在,他都在网上自己搜看,自己想看的动漫和视频,这是他周末最重要的事。
婴幼儿期,他就表现出视觉专注力,只要是看视频,其他什么都听不见,经常保持一个姿势,一动不动,直到一部结束。
有看过各种评论和分析,很多都是专家,多不赞成给孩子看电视或者电子读物,视频,玩游戏等,他们认为会导致孩子学习不专心,不自律,甚至孩子学不会思考了等等,听着都很专业,很有道理。
也许在我们家出了一个特例?我家儿子不但学习专心,自律,甚至非常善于思考。很多时候,他的知识反而显得很丰富,思想成熟,甚至超前。我们问他这些知识哪里来的,他都说“视频里看的。”
各种大自然现象和奥秘类的视频,让他非常喜欢科学,保持好奇心,学校的物理化学生物课程他都喜欢,特别喜欢听老师讲解原理和概念,他认为可以解读他脑海里留存的影像和视觉记忆,这让他上课非常兴奋,开心,求知欲很强。
不偏科,文史也很喜欢,特别是学历史,对他来说“真是享受”。好的动画动漫片作品设置,也会交代人物性格,身份地位,行为方式,时代背景,矛盾冲突,故事起因与命运结果等等。这和历史课上的人物分析,战争事件起因,结果,深度挖掘历史人物性格,历史背景等等,不是一样的吗?他的历史老师说上他课的孩子里,儿子是“最有思辨能力的学生”。
动画,动漫,影视作品里的配音基本上都是最标准的发音,无论是英文和中文,都给了儿子很大的帮助,儿子通过看电视看动漫,听语音,辅助学习掌握“语言”。
他的英语就是通过有声读物,看英文原版动画等得益来的,经常被赞发音标准。他能区分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也能通过情景转换,比如在戏剧表演的时候,“罗密欧”一口伦敦腔,是不是给角色添彩呢?
现在由于喜欢日本动漫,他还自学了日语。作为他的第二语音,看动漫是他掌握这门语言最有帮助的方法。最近又发现,他在听西班牙语歌曲。
现今世界,网络发展迅猛,各种学习软件应运而生。听语音,看视频,听讲座也是最迅速直接的一种学习方式。我个人也是喜马拉雅,得到,网易公开课的受益人。
手机不离手是摆脱不了的时代现实,虽然反对“碎片”知识的声音也不少,但是我们大多数普通人就得通过碎片时间去系统的学习记忆啊?
每天要做的事那么多,我怎么可能要求自己只读纸质书?还那么沉,没手机携带方便。我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怎么能让儿子书不离手呢?
儿子图片处理能力也很强,竞选演讲PPT,创意性作业质量高,艺术性强。有位学霸同学说过“他是奖学金竞选最不具争议的一位”,为什么?“你看过他的PPT 就知道了”。
我无法拒绝儿子用这个时代最先进的产物去学习,感知世界,而只限于他阅读纸质书。我个人认为,最大限度的启发,发展,调动孩子所有的感知器官,让他自己搭建属于他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系统,这是最好的认知培养。
推荐视频:
《逻辑思维》:这一代人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