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的时候,弟媳和6岁小侄儿代表我们回老家去看望爸妈。早上7点多的火车,弟媳说,小侄儿6:00起床,就躺在沙发上不想动,一会儿想吃面条,一会儿要喝粥,反正各种磨蹭迟到了,下一班火车9:00多,结果,连站票都没有了,最终到了下午4:00多才出发。这期间,我给小侄儿打了电话,听到她奶声奶气的告诉我:
“姑姑,我们迟到了,火车开走了”,
哦,火车,他没等你啊?
“ 没有,他没有等我就开走了。”
你知道吗?飞机火车都不会等人的,一分钟都不会等,以后出去旅行记得要早一点出发哦。
“嗯嗯我知道了,姑姑。”
从早上到下午,弟弟和弟媳没有批评他,也没有过多的说教,只是耐心陪伴他,让他去体验迟到带来的后果是啥?教育孩子不单有爱就可以,还要足够的耐心和智慧啊。
今天读正面管教这本书。里面有一个例子,深受启发,他把父母对孩子的管教分成了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控制型。第二种是娇纵型,第三种是正面管教型,书中的观点说,100多年前控制型父母非常好当,父母说什么,孩子就得听,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而现在的控制型父母,就没有那么好当了,妈妈做了早餐玉米粥,她觉得玉米粥吃了暖和又能吃饱,反正不给孩子选择的权利,而孩子不喜欢吃,通常控制型妈妈就会说,这个早餐营养如何如何,可是三岁的孩子压根儿不会听这些。然后,母亲就会给他加一些什么红糖啊等等,反正就是把这个玉米粥做的特别好吃。可是孩子尝了一口还是不吃。这个时候控制型母亲就会说,这个那么好吃的东西,你看看非洲那些孩子还饿着肚皮呢。孩子不但不吃,还反驳说,那你送给非洲的孩子吃去,这样顶嘴,控制型母亲,一怒就会打他一巴掌,孩子没吃饭玩去了,母亲当时觉得自己处理得很好。半个小时以后,她就会内疚,觉得孩子没有吃东西,饿着了怎么办?孩子出去玩儿够了,等到母亲的内疚感集赞到一定的程度就回来了,叫着妈妈,我饿了。然后,控制型妈妈就会说一大堆道理。你看嘛,就是你不听妈妈的…可是,孩子根本就没听进去,也不想听。
而第二种娇纵型妈妈,宝贝儿,你今天吃什么呀?然后孩子就提出了一大堆想吃的东西。三明治牛排蛋卷儿,再然后妈妈就花很长的时间给他做了那一堆想吃的东西。到最后孩子尝了一下,觉味道不好,看到电视上正打广告的食物,他马上又要吃电视上打广告的食物。妈妈赶紧去,给他准备。家里没有食材的,妈妈马上往菜市场跑,反正24小时就围着这个孩子转,到最后,孩子还是不喜欢吃。到了中午孩子肚子饿了,妈妈会塞给他饼干之类的东西,让他再去玩一会儿,再回来吃饭。这种类型的教育,孩子有自由,但是没有规矩。
第三种,正面管教型。这类型妈妈只会提供食物让孩子选择,蛋卷儿或者披萨,当孩子选了披萨的时候,妈妈给她做了披萨。孩子尝了一口觉得不好吃。妈妈不会向控制型妈妈那样,说这个吃了会怎么样怎么样,肚子不会饿呀,有营养啊。好,孩子还是没吃,去玩儿去了。到了中午她会告诉妈妈,我饿了,正面管教型妈妈只会说,妈妈知道你应该可以熬到中午。孩子耍赖,妈妈也会让他等着,吃中午饭,而不会再过多的说教。
正面管教做起来很不容易,需要长期坚持。这种方法让我们在迷茫中的父母有了方向,很可惜,在我儿子几岁的时候没有读到它,在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过程当中,需要父母的智慧和耐心,如果我们没有方法,没有制定双方共同遵守的规则,比如,像控制型父母那样把孩子打一顿,当时孩子是被你的威严给震住了,可管不了多久又会故技重演,父母就在这种恶性循环中给气的撞南墙,孩子也在这种教育下失去自由和自我,没有主见,没有思想,不敢表达自己。
题外话:老家慈祥的老爸,桂花树上的鸟窝。小侄儿在老家的桂花树上找到两个鸟蛋,10岁前让孩子多去大自然徜徉,他会在泥土中看到蚂蚁,树叶上看到毛毛虫,去年他把毛毛虫捉会家养,亲自看到他变成一只漂亮的蝴蝶,孩子在大自然会用发现的眼睛去看世界,不要打扰他,别阻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