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准了,不涨反跌,后视镜评说是不及预期;降过户费,提百万房子给代金券5元,结果大涨。
资本市场,就是这么神奇。
我感觉这些评价都是过于去关注外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本,大涨的核心在于公司股价跌的够惨了,存在投资价值了,自然有慧眼识珠的人去淘宝。
2021年成绩单和一季报成绩单,都已经出完了。我们会发现,依然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大相径庭。
像白酒、CXO、细分行业龙头如爱尔眼科等业绩还是不错的,依然保持高速增长。但是,像以恒瑞领头的创新药板块、华东这种仿制药、以及像文具、酱油等基本增速滞缓甚至下降。
像劵商这种,按理说影响不大,都是互联网买卖业务,但是一季报依然表现不佳。什么原因呢,市场波动大,大家交易不积极?被套住了?还是缺钱,积极入市或者新增资金太少,市场流出太多?以上各种因素都有。
最近工作忙的要死,业绩压力超大,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不要把YQ当挡箭牌,公司也没因为这个给你少发工资不是?当然,客户不好减,业务推进难,奖金等收入还是比较大的影响的。
一个哥们公司半年多没发工资,还得继续干,因为老板说今年有大的项目,落了后给大家补齐,不负大家的坚持与努力。中小企业生存艰难,大公司、互联网集团裁员几千上万的裁员。
所以,对上班一族而言,不说投资收益,能老实本分的把吃饭的家伙事给整明白了,有份稳定的工作、收入、现金流,就挺不错了,先熬过去这一两年,先活下来。
资本市场是经济的晴雨表,企业困难自然不好,业绩不好预期不佳,老百姓兜里没钱,不说自己投资,还是买理财,也没钱呀!
所以,投资的标的也比较适合选择不受环境影响大的行业和赛道、公司。同时,对一些短期影响大、长期存在机会的行业也可以布局,因为现在的价格确实不贵。
像医药,集采把很多公司打残了,没创新等死,断臂创新求生,还有活的机会。凡事过犹不及,药瓶子毕竟要控在自己手里,把国产创新药产业打残肯定不是初衷,所以对赋予创新+消费的医药产业,大创新公司、细分领域创新龙头,我依然是坚决看好的。
这里面,也包括消费+服务属性的医疗服务行业,现在毕竟容易生病,然后常规性、习惯性疾病也需要去专业型医院。
对于纯消费品,我认为机会依然是存在的,有点搞不懂的是常规日常消费品,竟然也下滑,这个有点反常了,学习用笔、生活用纸、炒菜用油等也压缩了?也有可能,我现在临时封控在家,买菜买肉不方便,平时炒俩菜的,现在改成一个了。碰到的人,不止一个圈里人、圈外人人说了,现在钱不好挣!这难道搞得消费降级了?
最后,是劵商板块,或者说财富管理板块,经济最终肯定是继续往上走,我们的收入和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高,毕竟现在是才全面小康,路长着呢。随着国民财富上升,财富管理板块,自然是大的行业红利收益者。这里面,最后肯定省几家有创新基因的,服务比较好的、专业性比较强的、用户量比较大的行业龙头。
所以,如果21年年报没啥问题,一季报和二季报就比较关键了,这最能反映当期情况。当然,这里面很多公司因为一季报业绩不咋地,把21年的业绩弄到一季度来了,刷一下一季报的成色。这种公司比较好辨别,大家只要稍微一看便知,头上的虱子明摆着。
时值当下,我们依然看到很多公司、包括从高点已经跌去50%、70%、80%的龙头公司,相比当前业绩,其估值依然贵的离谱。那我们只能等等,不然为啥不去买估值低,还保持增长的,大众知名的消费品公司,比如白酒、家电、券商等这类呢。
五一节是出不去了,大家也多注意防护,欢迎留言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