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的饸饹

最乡土气息的汤

在小镇工作达16年。

这是一个简陋而又朴素的北方小镇。不太宽且坑坑洼洼的十字街道,我们唤做“水泥路”(因为没有下水道,一年到头未干过)。离县城20多里,经济比较繁荣却卫生最差的小镇。

这更是一个典型的商业市镇,自古就素有名气。鞭炮是主要产业,深入民心,家庭作坊比比皆是。这里地少人稠,百姓商业头脑比附近村镇发达许多。

那时侯,我感到它是繁华的。亲眼目睹了它十几年的变迁之后,我还了然了它的“破败”。可想起在这里整整生活了16年,将猗郁的青春年华不知不觉间奉献给这块土地时,我觉得它已经成为我的第二故乡。所以,在希望与回想里,已是不惑之年的我怎么能对它有诽薄之举呢?

小镇在逢农历的每月四、八号日子就有十里八村淳朴的村民前来赶集、做买卖,倒也是个很热闹的去处,尤其快过年时的“腊八会”更是繁荣。各种小吃生意兴隆,肉夹馍、凉皮、凉粉、挖粉摊生意像碗里的油泼辣子一样麻辣火爆;油条、油糕、炸枣馍的手风箱转得欢;水煎包子、蒸锅包子、小笼包子叫你发馋……一切无不洋溢着正宗的陕西关中地方风味。

带给我回忆最深的是小镇的饸饹。

童年时,正是70十年代末,父亲领我上会(赶集)吃过几次,那是在粮食匮乏的年代,仅吃一次,我就思恋上了它。那时,我大概六七岁,兄弟姐妹四个,家里经济条件差,很难有机会跟父亲去繁华一点的市镇去逛逛。腊八会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我看到了许多以前没有看到的好吃的,好玩的。跟着父亲在人群里穿梭,我很兴奋,都忘了累。父亲办完事之后,已经晌午饭了,我肚子“咕咕”直叫。在一个小摊坐下来,父亲给我要了一小碗饸饹。我很快就吃完了,那汤味真香,觉得就是比母亲在家里压的红苕饸饹好吃。父亲吃得满头大汗,我浑身也热乎乎得舒服。那压饸饹的是个大汉,壮实得很,看上去特有劲,一边卖力地压着饸饹,一边忙不迭地招呼着顾客。旁边的吃客们都似乎认真地吃着,“贪婪”地喝着。我虽然刚刚吃过,但看见他们的吃相还不由自主地咽口水。他们都是一些像父亲一样的地道的庄稼汉。吃完了顺便咂咂嘴,用手左右抹抹,再擦擦额头上渗出的汗珠,一副很满足的样子。要知道,计划经济的年代,在当时花钱在外面吃饭是比较奢侈的,一般的家庭一年收入很少,钱很值钱。有些没有劳力的人家,工分很低,挣的钱还不够温饱。所以,在外面吃饭,一定不会浪费。那年代父亲吃羊肉泡馍从不会在外面买馍的,都是预先揣上家里的馍上路,吃完了必然还会再要一碗汤喝。

1990年我工作后,比原先接触饸饹的机会多了,更觉得它的浓浓乡土味。一逢集会,镇子中就有这样的小摊。一个用彩条布临时搭建的地方,没有招牌,一座土灶台,鼓风机可劲地吹着,上面热气腾腾的一口大老铁锅里捞起一碗一碗的饸饹。那灶火扑扑地旺了,不时从灶膛里蹿出来,烟也从锅沿边偷着出来又跑开去。大锅上架着一个油光发亮枣木架子的老式压饸饹机,老板忙碌地压着饸饹。先把醒好的面用手揉成条,再剁成一截一截的块状,然后掀开木机子中间的那个铁盖子,就将一截麦面条或荞面条放进槽子,一两个人一起鼓劲,把一根二尺多长的木条压进那个放了面的槽子里,细长长的饸饹便从机子里面挤出来了,掉入滚烫的锅里。这时,一个麻利的女人便趁机拿起瓢,舀了一勺沸腾的面汤朝下来的饸饹泼将去,饸饹断了,便落入沸腾的汤里,像鱼一样游浮几下就出锅了。

小镇的饸饹分两种:青的略微带点黑是荞面做的,白的筋而光滑是麦面做的。

肉臊子

可以汤吃,还可凉调吃。我喜欢吃一碗汤饸饹,老板会在大老碗里加上特有的七八种佐料,盐、味精、鸡精、葱丝、生姜末、蒜泥、酱等,然后盛好饸饹再撒上香菜末,淋上香油,舀一勺油辣子,舀一勺臊子。顾客筷子只轻轻一搅和,香味就扑鼻而来,教人胃口大开。臊子也分瘦的和荤的。女人们大多要瘦的臊子,庄稼汉则要重口味和荤臊子。汤鲜味美,汉子们通常吃完后,还专门叫老板再盛一碗汤,就着烧饼吃。凉调也别有风味,撒上臊子和辣子,加些油盐酱醋,一筷子挑起,“刺溜”进了嘴里。再外加一碗清热面汤,服务周到。真是吃到嘴里,暖在心里。那豪爽劲,那筋道劲,酣畅得让人舒坦。凉调的饸饹多是姑娘们的爱好。青色的荞面饸饹里加上几丝白色的凉皮,辣子、香油、蒜水、酱油等调入,撒上香菜,太辣了,就要一个肉夹馍就着吃。你如果不想喝面汤,这时老板若腾出空来就会给你倒一杯茶水,放在边上。

干拌

乡情悠悠,乡俗怡怡,甘饴如醇。

如今,经过了多年的变迁,小镇富裕了。各种新的饮食主流市场。诸如米线,烤羊肉串、火锅、烫菜、铁板鱿鱼等盛行后,物美价廉的饸饹似乎跟不上形势了,人们渐渐舍弃了对它的青睐。如今,小镇上开饸饹馆的只有那么一家,但地处偏僻,我因为工作忙,就很少光顾。吃了一两次,多少觉得不如以前的味道纯正,关键是饸饹没有那光滑筋道的质地了,一筷子抄起就断成几节。压饸饹的木机子早变成了铁机器。

再以后,不在小镇工作了,记忆中的味道就永远地留在了记忆里而成为一种念想。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723评论 6 48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485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2,998评论 0 34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323评论 1 27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355评论 5 37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079评论 1 28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389评论 3 40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019评论 0 25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519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971评论 2 32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100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738评论 4 32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293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289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17评论 1 26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547评论 2 35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834评论 2 34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陈广建 以前我们村子建房子的时候,主家给工人们吃的午饭就是饸饹,我记得有一个工头是邻村的,叫建平。每天晚上天擦黑时...
    陈广建阅读 1,284评论 4 6
  • 黄堡文化研究 第288期作者:陈广建编辑:秦陇华 以前我们村子建房子的时候,主家给工人们吃的午饭就是饸饹,我记得有...
    primates阅读 1,143评论 0 0
  • 今天回到老家,刚好赶到午饭时间,吃什么呢?一家人不约而同答道:饸饹面! 说起这饸饹面,对于这个小县城的人来说,那才...
    宜寿东木阅读 1,619评论 25 11
  • 家乡有一道美食——酸汤饸饹,美名甚广,历史悠久。 据说酸汤饸饹在几千年前就出现了。起初的饸饹都是手工轧制,将麦面或...
    非著名的普通人阅读 1,675评论 0 3
  • 外出学习,大刘同志询问,我回信息:刚到酒店,和临沂一位大姐一个房间。俩个女人很快熟络了,聊起来才知道,对方19...
    陌上花开qzy阅读 72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