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使我们这新的一年注定不平凡。疫情把我们的假期生活给打乱了,给老师和家长们带来了新的挑战。在延迟开学期间,我们利用“空中课堂”的形式展开了特殊时期的特殊教育,这必将是一段十分难忘的回忆。在“空中课堂”中有很多内容,比如疫情防控的措施、文化传承、家园共育、亲子时光、快乐陪伴等等,通过这些方式来进行特殊教育,使我感受最深的是在进行电访时孩子们的反应。
在进行电访前,我一直在担忧如何很自然的与家长和孩子沟通交流?家长们会问一些什么类型的问题?为此还通过读书、网络的途径做了一番功课,以应对家长的各种问题。当我给第一个孩子打通了视频电话时,突然发现心中的顾虑全都烟消云散了。“黄晴,快看!是贝贝老师,你不是最喜欢贝贝老师了吗?快和老师问个好吧!”我本以为会尴尬的场面就这样化解了,只见黄晴又兴奋又有点腼腆的对我说:“老师新年好!”“新年好黄晴,想没想贝贝老师呀?”,“想”“假期都在家做了什么好玩的事情呢?和老师说一说好不好?”“我在家里玩玩具了”“那在家里有没有乖乖听话、好好吃饭呢?”“有”“嗯,真棒,现在不能出门,可以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做游戏、看图书、讲故事、画画,想老师的时候可以给老师打电话哦!”“嗯!”“那老师先去忙了,再见!”“老师再见!”。这是一位比较害羞的小女孩,但是从她的脸上能看出来她是那么的开心,就因为给她打了一通电话。
经历了一次之后,我便没有了任何困扰。令我印象特别深的是鹿鸣,刚打通电话,妈妈就告诉我鹿鸣前一天就一直在念叨着问老师什么时候会打电话呢。鹿鸣看到我之后特别开心,大声叫道:“贝贝老师!过年好呀!贝贝老师我好想你呀!你想我了吗?你在家里干什么呀?”“老师也好想你呀鹿鸣”,还没等我说完她便又说了起来:“贝贝老师,你快看看这是我画的妈妈,看这是我的新玩具,看这边都是我的图书,写一本书还可以唱歌呢,你听!好听吗?我还会唱字母歌呢,我给你唱一遍‘ABCDEFG,……’。”就这样,鹿鸣把在家这段时间学到的和经历过的全都给我演示了一遍,我听得津津有味,挂断电话后,突然又给我发了一条语音“贝贝老师,我都快到四岁了!”妈妈告诉我鹿鸣说她刚才说漏了这一件事,我情不自禁地大笑了起来。
通过线上家访我也了解到不同家庭的孩子所受到的家庭教育方式是存在差异的。比如有的家长会很用心的给孩子制定每天的目标让其去完成,并采用奖励制度鼓励孩子继续保持,但有的家长却一直在跟抱怨孩子不听话,遇到这一问题,我便随机应变地将前一位家长的教育方法分享给后一位家长,显而易见,家长们还是很认同这种方式的。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家长有了更多与孩子们的亲子陪伴时光,优化了亲子关系,老师也有了充分的与家长、与孩子单独交流的机会,这样能更好的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观念,帮助家长解决在家带娃的困扰。通过“空中家访”,使我对家长沟通这一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解开了自己心里的防线,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努力的做好家园互动交流,全面的了解孩子,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孩子一个开心快乐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