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抽空回听了成长小组第一期由于余晓洁院长带领的《在团体中遇见自己》。
余院长首先讲解了为什么要成立成长小组?为了我们双师学院的同学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又能提升自己练习的机会。
成长小组每年2次,每次6期,每周1期,每次成员30人以内,每次直播1.5小时。
首先重要设置:小组进行期间,非小组成员请安静围观不允许上麦。
小组契约:
1.保证参加每个月一次的成长小组直播。 2、真诚对待,全心投入,坦诚面对自己需要成长的问题。3.尊重小组成员、接纳每一位成员的不同成长阶段、配合带领者带领。4.在小组中积极发言、真诚分享、不做围观者。5.如有特别困难需要退出,要向小组成真告别。6.关心小组进度,认真完成小组作业。
督导为了个人成长和专业能力提升,人是第一技术。
今天是第一期,内容是小组建设,这期报名共30人,每次10人发言,自我介绍那个Ta(男性或女性),用第三人称介绍自己和为什么参加成长小组,1-2分钟内。10人发言完后余院长进行督导,小组成员在介绍自己时,用年龄、用职业、用星座、用家庭身份,用外貌各不相同。用“我”和“Ta”来介绍自己感受有什么不同?有的组员认为中国人一般都比较内敛。用“Ta”介绍自己更放松,从不同角度审视自己,个人的品质,在他人眼中的自己。这次的小组成员大多是老师,她们学习后能更好地运用到工作中去,还有正直善良的军人,也有从事婚姻咨询方面的同学,在余院长的督导下认识自我,明确目标,自我成长,在团体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在这里我自己也用“Ta”技术介绍一下:她看起来温柔善良,知性优雅,为人和善,富有爱心,积极乐观,爱好广泛,在好朋友何春阳的介绍下进入网校学习,主要是想成长自己,能更好的帮助他人,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志愿者。
虽然我这次没有参加小组成长,下次争取报名参加缎练自己,知行合一,教、学、研、练、写,跟随院长的脚步,首先把落下的课程尽早回听完,把作业尽快按质接量完成,做到自己是学习的第一责任人,努力坚持,多参加就要多付出、多付出了总会多收获,一份耕耘一份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