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呀,我是小六。
今天呢,想跟大家聊一个大家经常会有的困惑:就是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或者说不知道自己到底可以挖掘哪方面的潜力。
怎么解决这个困惑呢?我今天先讲的一个例子,是来自于我们大家都熟知的一个品牌叫做Zara。
Zara它是一家做这种服装的快销品牌,它全世界有很多的门店,而且我们都觉得它的衣服会经常会紧追着时尚有便宜,那它是怎么做到的呢?它怎么知道每个季度到底应该推出什么样的品牌呢?
1. 它会拍设计师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合,比如商场啊,广场啊,车站啊,这些地方去观察人们到底穿了什么,他们会得出关于潮流的一些灵感。
2. 利用他们自己所有的灵感的素材,然后去构建一些风格和面料,还有颜色的一些组合,比如说找到了3种风格,大概观察到了6种面料,颜色大概有8种。
3. 把类似这3×8×6做成一些组合的服装款式出来,生产一些小批量的产品出来。
4. 把这些小批量的产品放到店里去售卖,通过店里的销售数据,可以直接推算出产品到底是不是有畅销的程度。如果这些产品很畅销一下就卖光了,那他们就会考虑赶紧去再多生产批量生产;如果这个产品挂在那儿,半天没有人看没有人买,那这个产品就会以打折,很快把它处理掉。
这种模式在商业上称之为:量化-反应策略。
它指的是当我们不知道自己可以去做哪些尝试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增加开始的信息量,然后通过快速试错的方式来找到定位。
回到我们个人成长这个领域,当你觉得不知道到底有什么样的兴趣,到底有什么样的能力的时候呢?
小6的建议就是我们能不能够也借鉴一下Zara的这种量化反应策略呢?
比如怎么去增加我们的这种量化的这个集合呢?
阅读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如果你不确定自己的兴趣的话,那我们有没有可能先增加自己的阅读量,比如说我就多挑一些不同的领域或者我不熟悉的领域的书籍,我去学习。
那当然有可能说爱我能不能多报一些各种的训练营和各种类型的,不要单一的某一种类型,我也去做一些尝试。
甚至可以包括我们之前讲的工作模式当中的拥抱模式。把可能和我工作相关的这些职位,多做一些了解多做一些学习。
你还可以认识和你有兴趣的行业从业人员,比如去在行APP上约见他们,和他们聊天。
这都是量化的过程。
然后有了这种量化的过程中,你就会自然而然的发现,有的你喜欢,你不喜欢;有你很容易就能接受的,你其实接受不了。
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你自己对自己,对于这个方向的一个探索的过程。
我们总结一下,关于个人的定位,我的观点:
其实不用刻意说我一定要先找好方向再去行动,而是可以借助量化-反应策略:大量地能够让自己接触到各种信息,然后从信息当中去做快速的试错,小成本的试错,从而得到自己想要的明确的一些方向。
这就是我们今天想给大家的概念,通过这个概念,让你想到了什么呢?欢迎你在留言区一起讨论分享。
让阅读带来看得见的改变,我是彭小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