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讲—
01
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善,家长意识的提升,孩子的身体素质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改善。
不过还是有一些和现代生活习惯有关的身体状况,比如,肥胖、近视等等威胁着孩子的健康发展。
根据卫健委最近的调查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发病形势仍然严峻,低年龄段近视问题比较突出。
小学阶段从一年级的15.7%增长到六年级的59.0%,初中阶段从初一年级的64.9%增长到初三年级的77.0%。
此外,高三年级学生中高度近视的,也就是近视度数高于600度的,在近视总数中占比达到21.9%。
02
近视最直接的危害就是视物不清,需要佩戴眼镜矫正,但是佩戴眼镜并不是一劳永逸,效果远不如健康的双眼方便。
同时,重度的近视会影响眼球的形状,影响人面部的外观和整体的气质。
近视患者其白内障、青光眼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
据统计由于近视导致的眼盲,已仅次于白内障,青光眼而居第三位。
而一旦形成真性近视,就很难再发生改变。
后天性近视的最主要原因是用眼疲劳,而光线过强过弱、用眼时间过长、用眼习惯不佳都加重用眼疲劳导致近视。
相信父母们对于近视的后果都有充分的认识,因而对可能加重孩子近视的活动深恶痛绝,尤其是孩子对于电子产品的使用。
03
前几天,一位男士因为习惯关灯玩手机导致双眼忽然无法对焦,诊断发现眼球中形成了静脉阻塞,俗称“眼中风”,如不及时治疗有很大可能会失明。
无怪乎父母们会对孩子使用电子产品如此抗拒了。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年轻人并不是直接由使用手机导致眼中风,而是由于关灯使用手机,还是长时间的趟着玩手机导致的,这么整,别说是手机,光是看天花板也可能眼中风。
用眼习惯不好的话,不论看什么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我常听老人家说,以前的时候照明条件不好,人们常常就着烛光做针线活,结果一个个的瞎的特别早。
我上学那会儿,电子产品也没有现在这样普及,但是全班戴眼镜的人却逐年增加,学霸比学渣还更易感。
04
美国年轻人的电子产品持有率和使用率均比我们国家的孩子高,但是他们的近视情况却比我们好太多。
(美国儿童及青少年电子产品拥有比率)
其实电子产品并不是导致近视的罪魁祸首。
在保持卫生用眼的同时,还有两件事情是我们常常忽略的:
1、减少过度摄入糖分。
孩子如果长期食用甜食,会导致钙从体内流失,胶原蛋白代谢紊乱,巩膜组织发生重塑,导致眼球前后径拉长,眼球过度生长而发展成为近视。
2、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人的眼睛经过长长的进化,与大自然的环境可以完美的匹配。
可是现在的人却不得不在看不到自然光的环境中生活,人工创造的光线又怎么能与自然光相媲美?
有数据显示,孩子们每周的户外活动增加一小时,患近视眼的风险就会降低两个百分点。
05
相比起近视来,我觉得很多父母对于电子产品的态度实在可怕。
一提起电子产品就好像有不共戴天之仇,担心影响孩子视力,担心孩子上瘾,担心孩子被其中的不良信息带跑偏。
就好像电子产品与近视的关系一样,并不是电子产品导致了近视。
电子设备就是一个工具,是有害还是有利取决于人的做法。
一个容易成瘾、容易被带跑偏的孩子,父母不去反省自己的教育反而要怪电子产品,以后社会上还会有更多的有吸引力的事物,那孩子该如何应对?
这不禁让我想起,每当新生事物、不同于常规的现象出现时,总会有人说——
做这些有什么用?
不学无术!
坚决抵制!
他们看不到新事物的价值,只会躲在自己的保护层中对不了解的事物进行攻击,这就是那些被百般限制下长大的孩子的样子——不求上进,把一切都分为有用和无用,缺乏更高的精神追求,这才是父母毫无区别的拒绝新事物所导致的最可怕的后果。
堵而抑之,不如疏而导之。
让工具成为工具,引导孩子成为工具的主人,而不是它的奴隶,更不是成为它的敌人。
06
在很多父母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抵制电子产品的时候,电子产品却已经进入了教育最前沿的领域。
翻转式课堂可谓是当今最具有革命性的教育方式之一,连比尔盖茨都选择用这种方式为女儿进行数学辅导。
翻转式课堂最大的优势是让孩子真正的掌握知识成为学识渊博的人,而不是应付考试成为职业考试人。
它积极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把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孩子,甚至改变了孩子们的性格和价值观。
今天要给大家推荐的是《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由翻转课堂领军人、数学天才萨尔曼·可汗著作,他的理念不仅仅影响着教育行业,对于每一位父母来说,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不是花钱送他们去补习班,而是花时间去了解教育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