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译文:
子贡说:我不愿别人把意愿强加于我,我也不愿强加于别人。孔子说:子贡呀,你有些幼稚呀,这事你根本做不到!
此句有两解
一:不加非义于人,此固能及。
二:不欲人加非义于我,则不能及。
我觉得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做到“不加非义于人”,也就不存在“加非义于我”的人了,但是正如孔子所说,这是不可能的事情,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做过非本义而又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
在一个社会中,如果每个成员都能做到既不接受别人强加给自己的,也不把自己的强加给别人,世界将变得更加和谐美好。然而并不像子贡所想的那样简单,往往是自己受了气,再把气愤发泄在别人身上;自己受了委屈,一旦翻了身,再去委屈他人;自己受了骗,再想办法去欺骗别人,以怨抱怨,彼此活在瞒和被瞒、骗和被骗的泥沼里。所以我们可以尽可能单方面做到吾亦欲无加诸人。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译文:
先生讲诗书礼乐,是可以听到的。先生讲天性与天道,是难得听到的了。
文章:这里的文章并非一篇文字性的作品,而是包含有言语、思想、举动、行为、待人处世等表现在外的都是文章,也可以理解为诗书礼乐。
孔子的言语、思想、行为、举动、待人、处世等外在的,我们都常听到;可是他关于人性的本源,与宇宙怎样开始的这样的天道的问题,老师就没有告诉我们了。我们这里看到子贡对于孔子的境界是非常推崇的,我认为子贡对于知识是渴望的,对于自身也是有清醒认识的。
子贡是孔子的学生当中,最富有的。当年孔夫子周游列国,子贡出资也最多。像他这样的学生,都没有机会听到孔子有关人性与天道的言论。可见孔子对于性与天道,很少说明,《论语》一书,只有在《阳货篇》中提及:“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把性与天道连结在一起,可能是子贡自己的体会,也可能出于孔子的指示。因为孔子心目中的性,便是他常说的仁。求仁得仁,仁原本存在于我们的内在心性,可以说是人的本质。孔子的学问,既然一以贯之,把性与天道合在一起,证明性与天道可以会通合一。依据天人合一的思路,性指人,天道为天,两者结合起来,不就是天人合一了吗?孔子有性与天道的思想,子贡才感叹不得闻。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译文:
子路在听到一项道理还没有能亲自实行的时候,唯恐再听到新的道理。
子路:名仲由(前542~前480),字子路,又字季路。是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少孔子九岁,也是弟子中侍奉孔子最久者。仲由性格爽直率真,有勇力才艺,敢于批评孔子。孔子了解其为人,评价很高,认为可备大臣之数,“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并说他使自己“恶言不闻于耳”。做事果断,信守诺言,勇于进取。
子路有一个难得的优点,就是听到夫子教诲,一定身体力行。闻道之后还没能够力行、没落实,就会担心又再听到夫子教诲,不能力行的愈来愈多,所以,他“恐后有闻,不得并行也”。可以看出,子路是一个实干、踏实之人。听到了一定会力行,不能力行,他宁愿不再多听。听一句做一句,学到一条做一条,不贪多、不浮华。这个世界上道理很多,一般人听了之后,行动往往付之阙如;即使有所行动,也不像子路般积极落实。当时间久了,热度一退,便因循偷安,退回到原始状态了。心猿意马,吃着碗里,看着锅里,接受的学问未得精髓就急着探索更多,看起来好像勤奋好学,最终往往一无所获。
坚持一个方向,只要不是太偏,一定能走很远。现在的人,大都习惯了经常换方向,换来换去,结果总在一小片地方转来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