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书评晚了几天才写,因为碰上了国庆长假。就算你待在家里没有出去浪,也要给人造成一种出去浪了的错觉,这才是打开假期的正确方式。
看新闻说杭州在长假期间,预计将接待游客达1100万人次,我只能庆幸自己去的早,不然可能回都回不来了。去的时候有一天还是工作日,就已经感觉到西湖断桥的无处落脚,实在无法想象假期时候的西湖是怎样一番景象。
我想说件在杭州碰到的一件事。当时我在从西溪去灵隐寺的路上,因为是一个人前往,所以我选择骑共享单车。途中要经过很长一段隧道,叫灵溪隧道(回来查了下,去年居然还有野猪出没),大概有两三公里,我因为判断失误,把单车留在了隧道口。一进隧道我就后悔了,隧道很窄,双向两车道,所以旁边栏杆隔开的非机动车道只有一米左右,勉强只能通过一辆电动车。于是我每走几步就要侧身停步给身后想超车的电动车留出空间,这让我走的非常慢,再加上山脚本来就闷热和隧道通风不畅的浑浊空气,嘈杂的墙壁回弹来的行车声,让我苦不堪言。而且一路还要面对错身而过的电动车困惑的目光,有几回还蹭到了后座妹纸耷拉在外的小腿上,这让双方感到很尴尬。对方肯定在想,你一个旅行单身狗跑到这里来步行添什么乱啊。这样走了差不多15分钟,就在我感觉距出口还遥遥无期的时候,一个超车大叔突然停住了,扯开嗓门对我大声说,前面还远着呐,我搭你出去吧。我怎会错过这根救命稻草,果断麻利的爬上了车。大叔开的飞快,我生怕栏杆刮到自己的腿,就夹紧大叔,双手箍紧大叔的肩膀。又因为隧道实在太吵,我们就一路嘶吼着对话。等终于出了隧道,就到了灵隐景区了,郁郁葱葱的林荫道路铺展开来,很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大叔羞涩的把车停在路边,对我说前面前面有交警了,就搭我到这里了,我们就互道了再见。大叔穿了件洗的泛青的旧夹克,上面还隐约可见杂驳的油漆斑点,我估计是做油漆粉刷类的工作。就因为这样一个小善意,我接下来的一天都有了一个非常好的心情。
01 | 未生
韩剧「未生」的原著漫画。一共9本,当1本算。
几个月前在中信出版社做营销编辑的朋友跟我说准备引进这套韩国的现象级漫画,当时我还没有看过剧,所以没怎么在意。最近把剧看了一半,就迫不及待把书买了回来。
这部韩剧是值得“一生推”的,我也把它推荐给了身边几乎所有喜欢看剧的朋友。很久没遇到这种纯粹的职场剧了,上次被打动还是在《半泽直树》的时候。相比下来原著只能算优秀,可能少了电视剧加入的一些戏剧冲突,除了男主张格莱,其他几位同期性格都不那么饱满,也没有画出剧集里被孤立的那种残酷。但漫画全彩印刷还是很不错的。
用围棋隐喻人生、映射职场,这个视角很赞。有记者问棋手赵治勋,一盘棋改变不了什么,对世界不会有丝毫影响,为何你们一盘棋还要下的这么惨烈呢。赵治勋回答,因为那就是一盘棋啊,一盘棋虽然改变不了世界,但那就是我的一盘棋,就是我的人生。
2 | 蛤蟆的油
黑泽明的自传。虽说是自传,但也只到拍完「罗生门」为止,那时他40岁。
很有意思,读这些以老顽童口吻娓娓道来的传记,总是有趣又放松。能让你在会心一笑之余又能备受鼓舞,觉得眼前的迷雾总会散去,未来终会变得清朗。
比较有感触的是黑泽明写他中学的一段,他从家里去御茶水京华学校读书的时候,总要路过一段长长的炮兵工厂的红砖墙,他把步行省下的电车费全用来买书,并在这段路程上读完了樋口一叶、夏目漱石和屠格涅夫。不知道是不是记串了,印象中司马辽太郎也做过步行路上读完夏目漱石的事。后来红砖墙在关东大地震中倒塌焚毁了,黑泽明感到非常难过。想想也是唏嘘,可以理解这堵红墙对小黑泽明的呵护和陪伴,为他遮风挡暑,但是红墙里面的工厂又生产了多少最终投向我国的侵华炮弹呢。
在杭州紫荆花路也看到过一个仿古红砖墙建筑,非常气派,像旧时的领事馆或者富人的洋楼。路过的时候就想到了黑泽明的红墙。可惜我当时在马路对面,没有拍下照片。
黑泽明做副导演的时候,导演收入还很低,只有演员的1/3。他又很喜欢喝酒,为了搞到酒钱,就经常去外面揽私活写剧本,最拼的时候同时写三个剧本。当时黑泽的月薪是48元,电影公司给出的剧本稿费一般是两三百,如果写出的剧本拿了奖,还能获得几千元的奖金。黑泽明就这样,缺钱了就去写剧本,拿到了稿酬就约上三五好友去买酒喝,喝完酒就闹胃疼,胃疼完了钱也基本花完了,这样又重新去写剧本,等拿到新的稿酬胃病也好了,又可以重新喝了。一喝起来就要喝三巡,先是在涩谷喝啤酒,接着跑到居酒屋喝清酒,最后再去银座夜店喝威士忌。这搞艺术的生活就是洒脱和快意。
黑泽明还提到了跟日本内务省电影检查官的斗智斗勇。我发现哪怕是军国时期的日本,电影审查制度也不及现在的广电。毕竟不用事先审查,而且也有的斗。
美军进驻以后,内务省检察官是走了,但美军的电影审查(麦克阿瑟的军政戒严时期)又来了。黑泽明去和美军审查官交涉的时候,遇到了一位对电影和戏剧颇有见解的官员,两人相谈甚欢,大有知己的感觉。黑泽明事后还感慨忘了问这位美军审查官的姓名。这个让人联想到《霸王别姬》里程蝶衣在给日本人青木唱戏的情节,程蝶衣在法庭上为自己辩白,“青木是懂戏的,他如果不死,京剧就传到日本去了”。艺术是没有国界的,但是在战争和政治面前,搞艺术的又是最虚弱的,艺术永远是被搞的那个。
3 | 罗生门
芥川龙之介的书很有古风,就像一席画卷,在你面前缓缓铺陈开来。
因为黑泽明的关系,《罗生门》《竹林中》虽然名气最大,但还不是我最喜欢的。
黑泽明在筹拍《罗生门》的时候,电影公司的领导找到他,说这芥川龙之介我没看懂啊,拍这个有什么用意呢。甚至在剧本已经改好,摄制组的三位副导演还在开拍前夜敲开黑泽明的门,说这个剧本我们看不懂,你给我们解释下剧本的含义呗。这个事情真是把我给笑死了,估计黑泽明也是哭笑不得。不知是该说黑泽明的慧眼独到,还是该称赞芥川龙之介的凌厉文风呢。电影拍出后把黑泽明一举推向了世界,获得了威尼斯金狮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我看黑白老电影经常会有种很安心的感觉,就像小时乡下家里天花板上的白炽灯和吊顶电扇,温暖的灯光和吱吱哑哑的声音让人踏实。那时候的演员偏夸张戏剧化的表演风格也很有意思。
4 | 幻之光
“幻之光”就是远方海面上在阳光反射下,像大片鱼鳍一样的波光粼粼。这本书特别美,只有四个短篇。每篇都有关于死亡的情节。人生就是由一次次的目送和驻足停留组成的,目送他人的离去与自己的驻足徘徊,和徘徊之后的重新上路。
是枝裕和中学的时候就读了宫本辉的这本小说,后来工作去拍了很多电视纪录片,并在1995年的时候找到了一个机会把《幻之光》拍成电影。这也是是枝裕和的第一部电影。拍完之后第一时间把电影放给了他的偶像侯孝贤看,在侯孝贤的鼓励下,是枝裕和把电影寄去威尼斯电影节参赛,并最终入围了主竞赛单元。所以电影里还没有之后是枝裕和自己的风格,里面满是侯孝贤的影子。
5 | 波丽娜
这是一个关于成长和不忘初心的故事。波丽娜自幼学习芭蕾舞,在启蒙老师的严苛教导下,心生不满和误解,也因为抵抗不了外面世界的诱惑,离开老师选择出走,遍经挫折和迷茫,最终在功成名就之后回来找到老师,重新跳一次最初的舞。
巴斯蒂安维韦斯极简的速写画风令人印象深刻。喜欢这种看不清对方面貌的图景,现实中摘掉眼镜打量别人也可以做到这样,让人感觉迷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