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美国大选刚刚过去了一个月的时间,特朗普当选的结果让许多人大跌眼镜。在历次的民意调查中,希拉里的支持率都高过特朗普两位数,结果竞选结果出来之后,特朗普当选为奥巴马之后的下一任美国总统。
许多支持希拉里的美国人对这个结果十分不满,上街游行,因为他们感觉自己被民意调查所欺骗,本来满心以为希拉里大幅度领先,自己不必多此一举,压根没投票。要早知道是这么个情况肯定要把票投给希拉里。
只是,无法接受也得接受,如果选出来的总统不是你想要的就得重选,那还要所谓的民主干什么呢?
是那些权威的民意调查机构或是媒体在捉弄大家吗?未必。很有可能一路下来的民意调查都是十分准确的。然而通过民意调查来预测总统竞选结果十分靠不住,历史上,最终选举结果与民调大相径庭是常有的事。
之所以发生这样的事,是“沉默的螺旋”(the spiral of silence)在起作用,什么叫沉默的螺旋?就是说,当有一部分人觉得自己所持的只是占少数的意见时,就会倾向于不发表意见。
在美国大选这个案例中,特朗普的支持者们就陷入了沉默的螺旋之中,他们看到希拉里的支持者如此之多,可能更倾向于不发表意见。在美国诸多媒体之中,差不多全部支持希拉里,在公共领域谈论此次事件的人们,也大多以拿特朗普开涮为乐。这个时候,作为特朗普的支持者,在难以表达自己支持意见的情况下,很有可能直接选择了放弃。
在选总统这件事上,最终还是要靠选票来说话。虽然无法或不愿公开表达自己的意见,特朗普的支持者们投票时一点也不含糊,用行动向希拉里的支持者们展示了一把什么叫作“闷声大发财”。
有句话叫作“真理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并不准确。真理有可能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也有可能掌握在多数人的手中。但当少数人感觉自己陷入到沉默的螺旋之中,却又无法像特朗普的支持者们那样用选票来证明自己,只能发出“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感慨。
在互联网的传播领域,也处处可见沉默的螺旋。一个用户看完某条新闻之后,却看到得票最多、排名最靠前的一条评论的观点谬以千里。该用户可能会发表一个相较之下更为正确的观点,但实际的结果是不会有什么作用,屡次碰壁之后就不会再作尝试。而大多数的用户,一看自己持有的是少数观点,直接就陷入了沉默的螺旋。
这也并不意味着那些得票最多的评论所持的观点一定是错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在于最初的那些意见得票的情况。如果持错误观点的人,在发表评论之前,看见与自己相反的观点得票众多,同样会陷入到沉默的螺旋之中,放弃自己无谓的尝试。
在互联网上,发表偏激或不负责任言论的成本基本为零。因而,在任何可以评论的地方,都会看到有偏激或不负责任的评论,如何防止这些不负责任的评论误导更多试图参与到讨论中的人进入沉默的螺旋,就是网站的产品设计和运营人员所需要考虑的问题了。
坚持日更,每天9点到10点之间发文,欢迎交流。
关于转载问题:请统一简信联系我的经纪人amumum。
想与我进行更深入的交流请点击我的私密群招募。
前一百名入群者赠送我刚上市的新书《笑话方法论》一本。
如果你写了《笑话方法论》的书评,也欢迎点上方链接到该专题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