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其实很希望,自己下班以后能学点新技能。他早就做好了详细的计划,万事俱备,只差行动了。
然而,每次回到家,他只要往沙发上一躺,他就拿起手机,点开了王者荣耀。玩起来简直六亲不认,更别提他的计划了。
不仅是下班回到家这样,平时上班,他也想高效工作。但是只要手机在旁边,他就习惯性地拿起来,点开微信,点开朋友圈,直到翻到上一次看过的那条。
晚上睡觉前更严重,眼看已经11点了,按计划,也该睡觉了。但手指就像不受控制一样,还是会先点开微信,上下滑动着已经看过无数次的“旧消息”。然后在微信和微博之间来回切换,直到把微博热搜和当天的朋友圈状态都看完一遍为止。不知不觉就过了12点了。
小明懊恼不已。
他发誓,从明天开始,真的不会再这样践踏光阴了。毕竟,自己花钱,报了这么多课程,也应该学一学了。
第二天,一切如故。
小明不是个例,连大名鼎鼎的胡适,也同样有过相似的苦恼。如下图:
可以说,每个人都或多或少面临着这种习惯性拖延的苦恼,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不然,可能人人都是大神了。
我们以为,做出这些行为,是精心考虑后得出的结果。其实不然,这些行为,都是习惯的选择。
每一种习惯影响也许不大,但是当所有的习惯环环相扣、相伴而生的时候,就直接决定了我们的健康状况、工作效率、生活的幸福程度等等。例如晚睡的习惯,会影响第二天工作的状态,导致不断加班,进而影响到接下来自己的跑步、健身计划,最终降低生活的幸福感和身体状况。
正如在《习惯的力量》这本书里,美国军队的一位少校所说:“一切事物都是习惯的集合。习惯对了,你将无所不能。”
习惯是如何形成的?
如果把大脑比作洋葱,那么这个洋葱最外一层,就是思维产生的地方,是大脑最活跃的部分。我们平时的思考就来自这个部位。
一层层往里,直到大脑的最深处,有一些更为原始的结构,叫基底核。这部分灰质的团块,控制着所有的自动行为,比如呼吸、吞咽等等。我们平时所有无意识的行为,比如一起床就打开手机、车技很好的老司机开车上路、右手拿牙刷刷牙、熟练地打开电视等等,大脑都把控制权交给了基底核。
也就是说,我们的所有习惯,都在基底核里被保管着。
《习惯的力量》这本书,提到了这样一个实验,如下图:
让一只老鼠,在一个“T”型迷宫里,寻找巧克力。一开始老鼠被隔板挡着,当听到“咔嗒”声时,隔板打开,老鼠就可以在巧克力香味的引诱之下,慢慢走到迷宫的另一端,最后吃到巧克力。
在老鼠的颅腔内植入各种细电线,来观察它大脑活动的变化。实验发现,一开始走迷宫的时候,大脑工作的非常卖力,正如下图显示:
但当这只实验小老鼠把迷宫认得路之后,它能走得越来越快、也越来越顺。同时,它的思维活动逐渐减弱,思考得越来越少。
走了几十次之后,它的行进路线越来越自动化,决策中心以及与记忆相关的大脑结构基本停止工作。当小老鼠听到“咔嗒”声时,剩下的工作就交给大脑的基底核来完成了。
这一系列的的行为可以概括为:暗示(听到“咔嗒”声)——惯常行为(用熟悉的路线走迷宫)——奖赏(吃到巧克力)。
当我们多次得到(看到或听到、感知到)一个相同的暗示,并且做了同样的一系列动作,最后还得到了相同的奖赏时,这个行为将不再由大脑皮层参与决策,而是交给了大脑的基底核。
当我们看到相同的暗示,我们都还没有开始行动,就已经在大脑里“预期”了奖赏的时候,我们的习惯就形成了。每当我们得到了这个暗示,我们就会不停地做同样的行为,直到得到了奖赏为止。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的健身计划一直失败了。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一坐下就拿起手机,享受各种信息带来的兴奋感。这个习惯已经雕刻在了基底核里,不去干预,将自动完成。
(所以,不怪我们,不怪我们......怪大脑的这个机制,嗯。)
习惯非常强大,它永远蛰伏在大脑里
回到刚刚小老鼠的实验。
当科学家把巧克力换一个位置的时候,老鼠的决策中心又开始活跃地工作了。它不再依赖于原先的路线,而是再一次“摸着石头过河”,直到吃到巧克力为止。
科学家本以为就这么轻而易举地打破了一个习惯,最后发现,还是“too young too simple”。
当这块巧克力再次被放回原位时,小老鼠的“旧习惯”又出现了!
天哪噜,这意味着,哪怕你已经跑步跑了一个月了。但是只要你在某个疲倦的晚上,下班回来往沙发上一坐,你又打开了淘宝或者农药,就这样葛优瘫一个晚上。
可能你也明白这样做真不好,你也想坚持跑个步,发条朋友圈炫耀,但是习惯可不会这么轻易放过你。
只要它一旦启动了,所有逻辑、理智、理性都被排除在外了。
但是,想想,大脑的这种神奇的机制还是有很多好处的。比如我们好不容易学会怎么使用筷子,总不能因为去了趟美国,回来就不知道筷子怎么用了吧。走路到底是先迈左腿还是先迈右腿,这种问题,总不能一直占用大脑的资源吧。
习惯非常强大。
哪怕是一个得了健忘症的老人,他也许什么新鲜事都记不住了。但是他可能还是忘不了,得到了别人的帮助就说声谢谢这个习惯。他可能忘记了家在哪里,但是他还能走回来。他可能不知道哪间是厨房,但是饿了还是会走进厨房找吃的。
习惯的力量是无穷的。但是,大脑并不知道,哪个习惯是好习惯,哪个习惯是坏习惯。只要有一个习惯,这个习惯就一直潜伏着,静静地等待那个暗示、那个奖励。
习惯也很脆弱,只要暗示稍微变化,习惯就分崩离析
在习惯执行的时候,必然包含了“暗示—惯常行为—奖赏”这三个环节。
暗示的种类包罗万象,可以是时间、地点、看到的、听到的等等;惯常行为亦可简单、可复杂;奖赏涵盖了能给我们感官以刺激、情绪以高潮的所有事物。
习惯回路一旦开始工作,大脑就不再参与决策了。
比如我自己的一个坏习惯——“转笔”。一拿起笔,大脑就开始寻找与“转笔”相关的习惯,然后不知不觉就转起来了。转笔的过程,笔常常掉在地上。我已经决心要停止转笔了。但是每一次一旦坐下来,我的手还是下意识地寻找猎物。
习惯是自发完成的。那是不是意味着,习惯不能被改变?
答案让人很惊喜,旧习惯只是不能被消灭,但是可以被新的习惯替换。
在小老鼠实验里,只要改变暗示,它就会开启新的行为。因为新的暗示和原来的习惯回路不配套了,大脑自然就会重新进行决策,直到这个新的行为,再次变成习惯。大脑再把这个新的习惯,丢进基底核里。
发现习惯回路,是养成新习惯的第一步。
这个坏习惯里,暗示、行为、和奖赏分别是什么?以下面这个习惯为例:
每次一坐下来看剧,就忍不住吃零食。这个习惯里,行为就是看剧吃零食。
那暗示到底是什么?是饥饿吗?是看到了零食吗?还是因为嘴巴和手很无聊,需要动起来?可以用下面这几个问题,找到那个暗示点:
1.我在哪儿?(家里)
2.现在几点?(晚上9点半)
3.现在情绪如何?(非常寂寞、无聊)
4.周围有谁?(空无一人)
5.在吃零食之前,做了什么?(拿出iPad看剧)
以上几个问题,连问三天,可能就会发现,每天晚上看剧的时候吃零食,只是因为自己的手太无聊了。
奖赏是什么?是美味的零食?是吃这个动作?还是饱了,精力充沛了?
我自己吃零食的经历是这样的,我其实并不觉得零食本身很美味,我要么就是饿了,要么就是无聊了。
有个抽烟的朋友,也提到:抽烟的味道,本身就像吃屎一样。有时候只是上班累了,想要出去放松几分钟。
所以,准确找出你心里预期的那个奖赏。
制定计划,改变习惯。
当习惯回路被找出来之后,就可以制定一个对抗它的方法了。比方说,尝试一下,把零食换成水果放在边上。或者当意识到自己想吃零食的时候,就把手机拿出来边跟朋友聊天边刷剧。
先认识习惯,再改变习惯。方法就在上面了,要尝试一下么?
无戒365极限挑战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