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读东野圭吾的小说,读完后深为其对故事情节设计的巧妙和人物关系的复杂而大呼过瘾,其实,这也是有点儿烧脑的小说,读的过程中就不自觉去思考时空节点、人物关系以及故事联系。小说的结构设置特别巧妙,看目录只有五个章节,看完前两个章节感觉完全是相互独立的,但是在第三章节正面描写为人消烦解忧的浪矢老爷爷的故事开始,才渐渐把所有的人物和事件串联在一起,期间穿插着时空的交错情景使得故事更加跌宕,毫无违和感,反而逻辑特别强,前后呼应很到位,只要去细细梳理和品位。
在读小说的过程中,我始终就像在面对一位慈眉善目,长着山羊胡,戴着一副老花眼,穿着羊毛背心,并且笑呵呵的老头儿,看见时你总是不忍去和他寒暄几句,而他总能够滔滔不绝地给你谈天说地,让你不忍拒绝。面对这样一位老头儿,听说他能为人消烦解忧时,遇见烦恼时怎能不会向他静静地倾诉呢?而他又总是会设身处地地去顾及咨询人的面子,面对所有问题一视同仁,无论恶作剧或者严肃的问题,他总是以最认真的态度给出自己的意见。而到最后,所有的咨询人都能够得到满意的答案,获益良多。我不知道用时下时髦的词语“暖男”来形容浪矢老人是否贴切,他是一个温暖的老头儿,而他为人消烦解忧的杂货店则是像一个会魔法的盒子,总是能够化解人们的烦恼。面对各怀烦恼的人们,浪矢杂货店为人咨询烦恼就像是一个不是秘密的秘密,彼此心照不宣。当有烦恼时,自然会想起它,这是一个只有我们知道的地方。
我记得浪矢老人也已经说了,其实每个人在咨询之前心中都已经有了一个预期答案,有时他咨询时只是期待能够得到你的认同。但是浪矢老人以及误闯入杂货店的翔太们给的建议不是一味的认同,更多的是设身处地结合现实给咨询人以意见,有些不乏刺耳的意见,让人不好受。30多年后给浪矢老人的回馈几乎都认可浪矢老人和他的解忧杂货店,我更觉得,在这个过程中,老人给的意见已经是次要了,更重要的是有那么一个人一个地方能够听你倾诉烦恼,他能够保护好你的隐私,避免尴尬,并且还能够给出一些实在的意见,因此,彼此的信任感不知不觉产生。用不恰当的比喻,浪矢老爷爷和他的解忧杂货店为咨询人提供的是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其严格保护用户(这样有点玷污了小说哈)隐私。
说到信任,其实与在浪矢杂货店咨询烦恼类似的,当我们在生活中遇见烦恼,我们还不是向信任的家人、朋友倾诉的吗?有时候我们并不期望倾述完事情本身能够立马解决,但是烦恼的感觉大多能够减轻甚至消除的,因为一个人的烦恼由两个人来承担,而你又不用担心这些烦恼被不信任的人获得,你要的更多的是一个倾听者,如果他能够恰到好处地给出建议,那些建议往往是更为理性客观的,那么如此一来,事情本身也即有可能解决了。如此看来,信任确实是一件温暖的东西。
但是,物质的充实和生活节奏的加快逐渐让我们停不下脚步去倾听,而自身也总是对这个忙碌的周围产生不信任感。于是,烦恼就自然得不到消解了,这是件痛苦的事情。找到东野圭吾先生对《解忧杂货店》的这么一段注解:人与人之间情断义绝,并不需要什么具体的理由。就算表面上有,也很可能只是心离开的结果,事后才编造出的借口而已。因为倘若心没有离开,当将会导致关系破裂的事态发生时,理应有人努力去挽救。如果没有,说明其实关系早已破裂。这样看来,又要说回那个最简单最老掉牙的道理了,要想得到别人的信任,你首先得信任别人。要想得到浪矢爷爷的消烦解忧的意见,你首先得清清楚楚把问题说清楚才是。不要过多毫无根据的猜疑和揣揣度,信任,有时真的就是一刹那的感觉而已啦。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可以信任,可以任性,可以消烦解忧,这是我从浪矢老人和他那为人消烦解忧的杂货店得到温暖的启示。
ps:最后,附上一张读完后梳理的解忧杂货店中人物关系图(大家多多补充),也算是锻炼自己复述故事的能力吧!当然,还要感谢简书作者王铁牛《解忧杂货店》:你会为陌生人的忧愁做什么?,昨天看到了他的书评,今天刚刚读完也写了这个书评,肯定会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