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关闭自我的一个原因是我并不像许多人那样生来个性鲜明,以至于我不知道要向别人分享什么特别的东西。就好像一个很平庸无奇的作品,艺术家根本不耻于展示之。
要将自己塑造成一个美好、特别、值得回味的灵魂,要寻找无数的灵药仙草,不断地修行,甚至这种艰难的寻找,就已经是一种修行。
对于如何寻找自己所要的东西,别人似乎都有一套厉害的办法。
有些人每到一个新的地方,就买张地图、搭乘交通工具四处逛逛,不久之后,小街小巷小店铺就了然于心——我是路痴,始终没有这种智慧(有一次我认路错漏百出之后被友人戏笑:你到底回家会不会走错路。这是真的戳到痛处,我大哭起来。他大概因此觉得我是个敏感的玻璃心,便跟我疏远了。)。
新一代的年轻人到了新环境便会利用网络寻找到志同道合的集体,这一点我也刚刚才学会,虽然很落伍,但总算是学会了。
还有一些人,靠着骨子里的一股好奇心,就能拥有寻找生活真理的勇气和力量。他们有与生俱来的开拓精神,他们敢于尝试,同时具备从身体和心灵上承担各种不良后果的勇气。我喜欢呆在这类人身边,因为我的勇气在自己血液里,甚至比他们更无畏,但钥匙却在他们手里,我需要他们。
多数时候,我静静地看着他们矫健地在生活,寻找理想、寻找想要的生活和伴侣、寻找关于人生问题的答案。有时候他们斥责我(也许是为了鞭策我),有时候他们干脆离开我奋然的大步前行(用行动告诉我:你落后了落后了落后了!)。但我始终不说话,也不解释,令他们更加觉得我无药可救。到底该怎样激烈地向别人推销一个未成形的作品?也许我的进度真的太慢了太慢了。
英芬跟我们说(我很喜欢英芬这个名字——落英缤纷,世外桃源),人应该独立去探寻生活的真理。或许周遭的这一切看似真切的世界真的都是一场梦,只有我们的灵魂是真实的存在,在时空中旅行,哪怕灵魂现在飘荡在这个虚无的梦里,它也在做梦中真实的思考,醒来的时候,梦境退散,而记忆和思考的答案会刻在灵魂之上,而灵魂是永远不死的。但多数时候灵魂可能是孤独的,在孤独找寻,是时候要学会接受这一点。
2013.7.20 香港 . 山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