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内蒙古自治区
  • 孟子浅说一

    1.2 什么叫快乐?快乐是一种心态,一种感觉。儒家的修心,使心态能够一直处在喜悦平和之中,能一直感受和体会到这种快乐。其实是否快乐,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心,我们是否满足于当下,我...

  • 师爷分享读后感27

    看了师爷反复思考要不要发这个案例的过程,很能引起我的感同身受,非常有助于理解和修心。多数时候我都是“有所”的,在做一些事的时候就是刻意的,想被别人看到,让别人夸我。以前做事的...

  • 师爷反思读后感29

    在日用平常中体现道德才符合人的本性,否则就是对心的蒙蔽。怎么体现,我觉得还是事上磨炼。在每一件事上去觉察,觉察自己的起心动念,然后再去修,否则修不到根本上。这是格物的思维习惯...

  • 心为物役

    心受外在事物所影响,会影响我们的念,念头多了就做不好事了!最近对此深有感悟。我算是单位里最新来的,我喜欢聊天,也希望周围的关系和谐,我用我的方式与同事相处,其他人都可以,只有...

  • 师爷分享读后感22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的一生和花草的一生其实是一样的,只不过周期长短不一样。花草的生命力都是顽强的,即便没有人去观赏他们,他们依然努力的绽放。那么人呢?在这点上,我不如花...

  • 知行合一

    今天听了一节育儿课,对知行合一有点感触。我对育儿知识知道一点,但是并不深入,目前跟家长沟通也还好,这导致我傲慢,自以为是,总觉得自己是可以的。这次让我警醒的,又是我儿子。他目...

  • 师爷分享读后感21

    师爷说感觉注意力不集中,心散了,再尝试去将心聚拢!我最近越发的能察觉到自己的念,然后再去观自己的心,去找影响自己心的原因。今天儿子园长说给儿子做沙盘,发现儿子跟不上,社交也有...

  • 师爷分享读后感20

    本周师爷说了朱熹和王阳明对四目的不同理解。朱熹认为格物致知是一套功夫,诚意正心是一套功夫,两套功夫并无本质的差异。而王阳明则认为四目是一个闭环,需要多次循环往返的修炼。一上升...

  • 正心

    今天发生了一件事,让我深刻感受到自己修行的不到位。儿子和一个小朋友在同一个地方拼玩具,这时候旁边的小朋友一下子抢了他的玩具汽车,儿子看了看啥也没说,我看见了就说了旁边的小孩,...

  • 致知

    简单的理解就是“行”,运用通过“格物”获得的知识去解决人生的问题。我简单粗暴的理解就是想明白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去用。昨天的课程第一次受到校长的表扬,感觉自己被肯定了,被认...

  • 师爷分享读后感19

    师爷本周说的是致知。按照朱熹的理解,格物是方法,或者说过程,而致知则是这个方法或过程的结果。在王阳明那里,“致”字可以理解为达到,“致知”就是“致良知”,就是达到良知、恢复良...

  • 师爷分享读后感18

    本周师爷谈了格物,瞬间清晰了很多。师爷说:“格物从静心开始,静心从去杂念妄念开始,去杂念妄念从观念头开始,一个是一个的基础,如果还不能捕捉到自己脑海中的每一个念头,那还是练习...

  • 格物

    昨天校长说了我的课程不行,不敢放心的让家长试听我的新课。当时我心里产生了比较多的念头,主要的还是面对自己能力不足的问题,仔细的去思考校长想要表达的意思,她的欲。而我要达到她的...

  • 师爷分享读后感17

    本周师爷提到了“内圣外王”,“外王”在各个时期的实践中已经不再适用,现在能做的就是“内圣”。其实不论是修身之前,还是修身之后,我对“反求诸己”都深有体会。以前没有这个明确的概...

  • 百日日课总结

    今天日课205天,没有过多的情绪。但是在195-200天这几天里,有点担心:眼看着就要到下一个百天了,可别忘了断了。于是那几天里就格外的用心记着做日课。为什么这么担心?因为即...

  • 师爷反思读后感14

    “莫教心病最难医”,当我们不停的提醒自己不要做一件事的时候,其实你就已经被这件事控制了。如果真的不在意了,都不会入心的。其实师爷失眠的那个状态我在考试之前也有,总想着明天有考...

  • 慎独

    之前一直把“慎独”理解为自己一个人独处时是怎么做事的,今天又读到这部分,发现“慎独”还指没有表达出来的想法、意念。这些东西也是唯独自己才知道的,别人都是看不见的,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