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白身上,既有屈原式的对现实、对人生的眷恋与执着,有屈原那种独立不迁、好修为常的人格精神,也有庄周式的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和向往。这种精神自由的追求一旦被现实生活否定,他又企图在纵酒迷醉、隐游山水、寻仙访道的生存方式中得到无意志的解脱。因此,他又有庄周那种悲观厌世、人生若梦的消极情绪。但是无论这种矛盾深刻到何种地步,我们可以断定一点:李白就是李白,除去那些后天形成的复杂的世界观与人生观,他真正让我们刻骨铭心的,乃是那近乎与生俱来的横溢才华,还有他那深入骨髓的浪漫潇洒! 之所以说李白的浪漫主义情怀深入骨髓,绝非是捕风捉影。古往今来的文人骚客,从来没有如李白这般,在自己所作每首诗中都浪漫得如斯自然而深刻,在自己所写的每句诗里,都能浪漫得如此信手拈来。 水与离情 李白好交友,自赋诗云“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古时交通不便,每次与友人相聚都只是短短数日,临别如同诀别,再相见的机会都是微乎其微。唯其如此,古人们总是极其珍视友谊,临别之情总是极其悲壮。对于如此感情丰富的李白,这点更是显露无遗。李白一生留下许多经典的送别诗句: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沙丘城下寄杜甫》)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金陵酒肆留别》)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 这些经典的诗句,可谓句句情深,感人肺腑。然而我们除了感动以外,更应惊叹于谪仙的敏捷才思。在李白心中,水的意象似乎与离情别恨紧紧相连,以致每每送别或留别,总是“寓情于水”。但以其惊人的才思,每次所用水之特性,竟都绝然不同:“桃”句说的是水深,“请”句用的是长度,“思”句却是借流水之动态漂泊来联系相隔两地之人彼此的思念。何等天才!何等豪情! 当然,李白对水的情感并非局限至此,《将进酒》中开篇第一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就是语出惊四座的名句,它歌颂的便是黄河水的气势磅礴,岂不知这诗句本身便与黄河水一般气势磅礴;然后笔锋一转到“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感情上一波三折,语句上愈显深刻,诗意却渐渐谈到了人生的大问。这些诗句,尽含庄子的乐生哲学,尽含李白的飘逸洒脱,实乃诗中的极品。 最后,谈到李白与水,自然要以《望庐山瀑布》来压轴。这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可谓是路人皆知。对于诗句本身,各位与我实在是熟悉到无需多讲。我只想说,这首诗让我懂得什么叫诗人,这首诗让我懂得什么叫浪漫。无怪苏轼在看到徐凝与李白同样是写庐山瀑布的诗后失笑道“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诗。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为徐凝洗恶诗”。附庸风雅,本非坏事,坏就坏在挑战的是李白,结果自然是自取其辱了。 人生苦难 李白一生颇不得志,当然要说苦难自然是比不上杜甫的穷困潦倒了。李白的仕途不得志,自己却颇为富足,所以即使总不能“兼济天下”,“独善其身”是没什么问题的。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无论沦落何地,李白的诗中总是豪气不减,浪漫到底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