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为自己订下了每天阅读一小时的flag,每天一小时,一年累计下来大概就是2.2万分钟,想想还是挺酷的。 读书读书,其实关键不在于读,而在于思考。有人说读书无用,是因...
世人大多只知随笔,而不知蒙田,用一句话来形容蒙田和随笔的关系吧:没有蒙田,就不会有随笔这种文学体裁。 蒙田生于法国16世纪30年代,出身贵族,生活优渥,从不需要为衣食担忧。这...
“如果都柏林毁了,可以按照《尤利西斯》来把它重建。”——詹姆斯·乔伊斯。 《尤利西斯》是爱尔兰作家乔伊斯( James Joyce,1882-1941)所著的长篇小说。 早晨...
《傅雷家书》一直在读,在一个字一个字的读,没有参照现在市面上流行的各种快速阅读方法去做,那些读书方法我知道我做不来,但我觉得我的这种读法,对得起这本书,对得起作者,更对...
有时候读一本书,会有一种非常奇怪的感觉,觉得自己的人生经历了这许多,为的就是能够读懂一本书。英国作家毛姆的长篇小说《人性的枷锁》就是这样的一本书,令我感到此时相见最好,在我对...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读一本书,书里提到了别的书,或者专门推荐了某本书,亦或某个作者,于是按图索骥去搜寻来读,不知不觉会串起一串书单。人说,常读书的人不会有书荒,想必,这也是其...
文学是什么? 如果只将文学的定义局限到人类的文字创作行为,那么那些文字作品中,哪些属于文学,哪些不属于文学?文学和非文学的界限在哪里?今天小编为您推荐5本书带你走进作家眼中的...
《米德尔马契》:走向人间的善 ——多萝西娅的心灵成长 文/草幽 前言 《米德尔马契》(Middlemarch)是19世纪英国女小说家乔治·艾略特(George Eliot)创...
很多人读完毛姆所著的《月亮与六便士》一书后,大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这本书要叫《月亮与六便士》?显然,读者不曾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月亮与六便士”的只言片语,作者全书从头至尾...
《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国小说家威廉·萨默赛特·毛姆的三大长篇力作之一,成书于1919年。本书情节取材于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高更的生平,书中毛姆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手法,叙述了原来...
前几天国庆,好友在朋友圈发了一张出生婴儿的图,我寻思着是她的哪个亲戚生的。 后来她告诉我,是她十六岁的表妹生的。 我当时的表情🤕 01 第一次知道好友的表妹,是表妹在空间发了...
从前车马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温暖一个世纪的民国爱情故事里,愿你能从中看懂爱、明白爱、得到爱。 ...
作者简介 毛姆于1874年1月25日出生在巴黎,英国小说家。毛姆10岁时父母双亡,由在英国任牧师的叔父抚养,后在英国接受教育。1889年他拒绝做神职人员而去了德国,接...
北上广深被称为魔都,也不需要眼泪,多少人想在北上广深有个安乐窝,却是一件难于登天的事情,房价总是高于工资,生活成本太高了。相比于普通人,对于明星而言,在北上广深买房子,那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