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陕西
  • 35岁的魔咒

    周围的姐姐阿姨们开始忍不住关心你的工作、婚嫁、生儿育女的课题。 毕竟在这里,35岁好像是个坎,很多工作不招35岁以上的女性员工。 这只能说明当下...

  • 自己建造的囚笼

    地球上城市面积仅占地球陆地面积的3%。 我们在其中建造了自己的家园和自己的游戏。 消耗了60%的资源,制造了70%的碳排放 与此同时,也局限了自...

  • 过一种顺应自然的生活

    为什么要过顺应自然的生活? 因为顺应自然才能健康、长寿、快乐。 这几个词通俗简单,但又缺乏些许认知与实践。 怎样的生活是顺应自然的? 如果按照人...

    0.3 24 0 1
  • 无法早起的人

    这两天给比赛帮忙,每天要求七点半到,这意味着六点就得起床。 可以想象对于一个已经习惯自然醒到中午的人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当然,闹钟得定。 第一天,...

  • 城市中的喜马拉雅

    最近的生活状态,有点儿在城市中隐居的感觉了,基本上三四天才会出一趟门,和朋友约顿正餐聊聊天或者采购些干粮或必需品,其他时间就在家静着,看书、冥想...

    0.6 41 0 2
  • 对信用卡的依赖

    本来是不怎么用信用卡的人,结果几年下来,好像没有信用卡就不能生活了似的,就在莫名其妙中养成了用信用卡的习惯,以至于习以为常。 但是,过犹不及,任...

    0.6 46 0 2
  • 还有人写日记吗?

    自我狭隘的认知,在电影上看到的好像挺多外国人写日记的,但因为电影《邪不压正》提了一嘴,好像写日记成了一件很下作、幼稚的事,似乎不符合中国人城府深...

  • 兵挫挫一个 将挫挫一窝

    作为人,就免不了工作与人合作,在团队协作中,总归是需要一个有主意敲板的人,而这个人的智慧也会影响整个团队的发挥。 如果是一个兵,挫就罢了,但如果...

  • 开卷不一定有益

    开卷不一定有益,有不有益取决于作者的智慧,也取决于我们筛选书籍的能力。 在这个人人都能出书的时代,开卷已经不一定有益了。为何这样说? 因为我们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