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论文有必要写。但是,学生毕业时居然没内容可写,这就变成了形式。这是对整个大学教育的反思。

我觉得论文有必要写。但是,学生毕业时居然没内容可写,这就变成了形式。这是对整个大学教育的反思。
非常同意,论文本身产出是有严格的规范的。从中国知网上能看到的论文就能判断出中国教育对于论文写作教育的严重缺失。内容到格式乱七八糟,而通常情况下,英文论文不论内容如何,格式都是标准的。其次,根据你专业的区分,如定性研究或定量研究,有相对应的差不多的论文版式,introduction、literature review、method、data analysis、conclusion几大板块内容明晰。当你翻阅一篇论文的时候能很快在文章中的特定位置找到相应的信息。
看一篇英文论文的标准很明晰,首先问题时什么,使用了什么方法,理论基础是什么,结论是什么。但是再看知网的论文,大多数都无法回答这几个问题,而且很多摘要写的不知所云。
本科是通识教育,本身并不会对某一专业性的东西进行深挖教育,所以论文的深度在教育层面是有所限制的。因此对本科论文的创新性要求是非常没有意义的东西,你能做出创新研究当然最好,但是在本科教育普及的情况下,短时间内想要大部分人完成这个事情是很难的。
而其实在中国,真正的论文教育也是从研究生开始的,理论你可以自学,但是研究方法是需要通过训练完成的,甚至是论文的格式标准,非常的繁杂。我研究生的时候所有的外籍教师或英文授课的老师都是会带一门研究方法或在理论课程里增加格式规范的训练。
只有通过系统的教育才能完成真正意义上的论文撰写。
而现在普通意义上的大学教育根本实现不了这样的系统培训,甚至很多老师写出来的论文也并不规范。而事实上,大学教育还是应该秉持着通识教育的基本规范,偏向实践类的专业可以通过作品展示来完成毕业设计,而理论类的专业则同样需要改善的是日常教学中对于论文的规范化教育和训练。
被论文毁掉的中国大学生“凌晨两点,我还开着灯,望着满屏幕飞舞跳动的论文。我心里有多苦,我自己多清楚,实在想不出,目录该怎么分,老师又说我的论文结构不完整,我为什么必须要写论文,又为什么要被束缚灵魂...
其实大学四年有教过学生如何写论文吗,这不是抄与不抄的问题,实际上大学生连论文是什么都不明所以,如何产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