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江苏
  • 丁老师的《也许本该如此》,读后令人感叹,出于对吴文藻和冰心两位文学巨匠的敬重,两次单车横穿市区造访老人故居,虽不得果,但因此又得意外收获,让我为你感到欣慰。此举也足见你对文学喜爱的执着,想象得到,一个人孤零零地等候……佩服中也被感动着。
    文字流畅,叙述中带着幽默,斜刺里冲出小白狗的“迎来”、“送往”,身边路人经过因为不是同道中人的互不搭理,突遇一老者感到是说话之人等,很自然,很平实,让人感觉真实可信。娓娓道来的范作,让人获得知识,宣传了文学先驱的同时,更让我敬佩你的文学功底。
    谢谢分享。

    也许本该如此

    因为冰心,我知道了吴文藻;因为吴文藻,我两次来到夏港。 十月上旬的一天下午,来到江阴不久的我,骑着单车,从市区东边的工业园区出发,横穿整个市区,一路向西,一个小时...

  • 也许本该如此

    因为冰心,我知道了吴文藻;因为吴文藻,我两次来到夏港。 十月上旬的一天下午,来到江阴不久的我,骑着单车,从市区东边的工业园区出发,横穿整个市区,一路向西,一个小时...

  • 把根留住——读李开荣先生《老东坎记忆》

    两个月前的一个饭局上,话题扯到东坎老街时,有人夸李三爷描写老东坎街的文章《老东坎记忆》写得非常好,值得一读。我听了没往心里放。因为这个李三爷,我是熟悉的。他大号李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