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浙江
  • 《八佾篇》大哉问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林放问礼的本质。孔子说:“这个问题十分重大!礼仪,与其隆重,不如节俭;丧事,与其形式上奢侈,不如人们...

  • 《八佾篇》是可忍孰不可忍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谈起季氏时说:“他用天子规制的舞蹈阵容在自己家的庭院中舞蹈,这样的事都能做出来,还有什么事他们不敢做呢?” 三家者以《...

  • 《为政篇》举善而骄不能

    2.20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季康子问:“怎样使人尊敬、忠诚于上级,并且还能勤勉于工作?”孔子说:“...

  • 《为政篇》子张学干禄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子张问为官之道。孔子说:“多听,没把握的时候别着急说出来;即使有把...

  • 《为政篇》不知为不知

    子曰:“攻乎异端 ,斯害也已!” 孔子说:“一点也不能接受不同的观点,这其实是有害的。”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子路啊,我告诉...

  • 《为政篇》君子不器

    子曰:“君子不器。” 孔子说:“君子不能像器皿一样,只有一种用途。”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贡问什么才是君子,孔子说:“先将要说的做出来,然后再说。”...

  • 《为政篇》人焉廋哉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孔子说:“分析其动机,观察其行动,了解其态度;人能藏哪里去?人能藏哪里去?”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为政篇》色难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夏问孝,孔子说:“和颜悦色很难。有事情,子女都去做;有酒肉,老人随便吃;这样就是孝吗?” 子曰:“吾...

  • 为政篇事之以礼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有原则对待父母,子女要有自...

  • 《为政篇》三十而立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说:“以政令来管理,以刑法来约束,百姓虽不敢犯罪,但不以犯罪为耻;以道德来引导,以礼法来约束,...

  • 为政篇譬如北辰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孔子说:“管理国家要多从大方向是否正确这个方向考虑问题。如同北极星,安然不动而众星绕之。”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

  • 学而篇居无求安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说:“君子吃不求饱、住不求安、做事灵敏、言谈谨慎、积极要求上进,就算好学了。” 子贡曰:“...

  • 学而篇恭近于礼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

  • 学而篇温良恭俭让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死亡,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使得民风变得厚重。”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

  • 学而篇不重则不威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所学的知识也不会很扎实;要以忠信为原则,去主动结交比自己强的人;有了过错...

  • 学而篇贤贤易色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起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夏说:“一个人能够关注内在的好的东西,用对内在的关注替换对外在的执着;侍奉...

  • 学而篇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古代弟学生称为弟子,古代老师对于学生看成自己的儿子,师生之间如父子 孔子说:一个学生在家要孝顺父母来修...

  • 学而篇敬事而信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

  • 学而篇吾日三省吾身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为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名参,少孔子四十六岁。 曾子说:我这个人做学问很简单,每天只要三件事来考察自己:替别人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