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民事法律行为是人们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一种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判断某种行为是否具有法律效力,而这种判断的基础就在于对民事法律行为的绝对无效...
![240](https://upload.jianshu.io/users/upload_avatars/27884130/7585f245-9032-438d-ae5a-ddb50dc0ddb0.jp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imageView2/1/w/240/h/240)
一、引言 民事法律行为是人们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一种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判断某种行为是否具有法律效力,而这种判断的基础就在于对民事法律行为的绝对无效...
在法治社会的框架下,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审查是维护法律秩序和公民权益的重要手段。法院作为独立的司法机关,承担着对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审查的重任。本文将对法院审查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
民事法律行为有效要件包括以下三要素:(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行为人在意思表示欠缺情况下...
监护作为一项法律制度,针对保护对象为两类人群,即未成年人和有精神疾病的成年人。民法典除规定了一般情形下的法定监护以外,还明确了五种特殊的监护情形,包括:遗嘱指定监护、协议确定...
提存,是指债务人的债务已届履行期,但因债权人一方原因导致债务无法履行,债务人为避免自身承担额外损失或违约责任无限扩大,将无法给付的标的物提交给提存部门,以消灭债务的方式,它是...
赠与协议、遗赠、遗赠抚养协议,三者之间既有相似之处,又存在本质区别。之所以将三者不同性质协议安放在一起比较,是因为《民法典》在合同编通则中,对婚姻、身份关系做出了参照适用的相...
近年来,随着社会公众法律维权意识的提高,出现很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受到商家不公平对待情况后,能够主动适用相关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特别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
时效届满后利益抛弃,是指义务人在时效届满后,以明示或默示的方式,放弃其时效利益。简单说,就是在时效期间届满权利人通过法院没有获得胜诉后,后义务人又以实际行动履行义务或同意履行...
我国婚姻登记和婚姻立法及司法实践对离婚态度,经历了从严格限制到离婚自由,每一次变化都有其深刻的历史时代背景,在二十一世纪的2021年1月1日颁布的《民法典》,首次规定了离婚冷...
前言:诉讼时效抗辩权是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抗辩权的一种,如果当事人未行使这一权利,法官不得在案件审理中主动援引法律有关诉讼时效的规定进行裁判,也不得在案件审理中就相关问题进行释明...
前言: 诉讼时效,又称为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于一定期间内不行使诉讼权利,从而使义务人可以享有不履行义务的抗辩权利。权利的行使应受时效的限制,否则不仅影响善意第三方的交易安全,...
离婚的方式分为两种,协议离婚[https://www.zhihu.com/search?q=%E5%8D%8F%E8%AE%AE%E7%A6%BB%E5%A9%9A&sear...
前言 关于劳务派遣,已有的规定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4年施行的《劳务派遣暂行规定》。而“业务外包”严格来说并非独立存在,它实际上是脱...
近日,一公司女高管与被辞员工的对话暴露于网络,视频中女高管言语极其犀利,声称“就是违法解除了怎么着”“仲裁、一审、二审我们都有人不怕你打官司”等不当言论。此视频当即引起广大网...
法人的住所,是指法人主要办事机构及与他人发生法律关系的中心地域。根据法律规定,法人应当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住所、财产或者经费。因此,有自己固定的住所,既是法人成立的必备要...
探望权也叫探视权,属身份权,是法定权利,当探望权受到阻碍时,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或要求侵权赔偿;同时当行使探望权一方出现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法定情形的,也可中止探望权。 对父母...
前言: 实践中有的养父母子女之间出现矛盾无法调和时,会产生疑惑,收养关系能否解除?基于出生而具有的直接血缘联系是客观存在的,无法通过法律手段加以改变,但收养关系在符合一定情形...
一、收养的条件和程序 关于收养的条件和程序集中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第二章内容中(第四条至第二十一条),这里需要重点提及收养协议的效力性问题,它是决定收养成立的前提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