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后先去查了查背景,看到了两个答案。一是说1925年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矛盾尖锐,鲁迅与学生统一战线,反对校长杨荫榆,教育总长章士钊和“现代评论派”的一些人士。双方激战正酣,《死后》因此而做。说法二是鲁迅做梦梦到自己死去,第二天早上起身便写成了《死后》。姑且认为以上两种说法皆为真。
鲁迅是一个都是,死后的他依旧在抗争,在审视这个社会。这是一个冷漠,残酷的社会,面对街头横尸,路人都无动于衷,即使有触动也显得扭捏做态,不会采取任何行动,更有甚者,怪罪于死者死得地方不对!生无可生存之地,死无可死亡之地,竟是生不能生,死不能死了!呜呼哀哉!
其实,围观问题、网络暴力、销售的道德底线、文人墨客的职业操守,社会公德心,许多问题依旧存在,说的人,至少网络上、我所接触的部分主流媒体上,看到的真的特别少。强有力的批判几乎没有,挺可惜。社会不是在矛盾中否定之否定地曲折前行的吗?缺了一环可怎么好😃?
鲁迅的战斗精神真強大!死了都能诈尸!向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