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河南
  • 《我们仨》107—132

    虽然是简单生活的记录,却是多少家庭无法到达的高度。我佩服杨绛对生活的观察度,佩服她做的每一个选择,女儿生病就在家自学。我佩服钱瑗的自律和自学能力,从小懂事好学,让爷爷...

  • 《我们仨》85—106

    从国外到国内,杨绛字里行间记录的每一件事情,都透露出他对女儿的喜爱。不论是英国邻居对孩子的照顾,还是在回国船上对她的特殊照顾,都是女儿的到来,让他和钱锺书的生活更加丰富...

  • 《我们仨》63— 85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锺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

  • 《我们仨》23—62

    记录下的是生活,是美好事情发生的痕迹,三个人在一起,不用说话,都觉得心上舒坦。 一边是自己的丈夫,一边是自己的女儿,杨绛来回奔波,互相转告对方的情况。一个又一个梦...

  • 《我们仨》1—22

    好的家庭氛围是多么重要,一对不扫兴的父母是多么重要。钱锺书和杨绛的家庭是典范。杨绛和钱锺书病中没有胃口,女儿精心买了烤箱,准备鲜嫩的肉类,虽然没有胃口,但是他们还是吃了...

  • 120
    《长安的荔枝》

    今天看了《长安的荔枝》这部电影,印象最深的两句话:一是流程那种东西 ,是强者不必遵循的规矩;二是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离终点多远的地方。 为什么看了想哭...

  • 《苏童小说》143—199(完)

    苏童小说是我近期读得最快的书,每一篇都带着好奇,带着疑惑,带着思考去看。出轨又心虚,惴惴不安的医生,是现实!嫌弃自己名字“福妹”难听,不断改名,卖母亲遗物,婚姻不幸,身...

  • 124—142《香草营》

    今天写写感受:每个人都有私欲,也会用最大的恶意揣摩他人。只有做得问心无愧 就会不惧一切,我的手机屏幕上有这样一句话“你在意什么,什么就会折磨你”。 《香草营》不只...

  • 109—123《人民的鱼》

    苏童的短篇小说是现实的缩影,是时代的变迁,是历史的车轮。从封建社会女性的命运到一场“鸿门宴”人性的本质,还有有原则人的悲剧,社会中介层的动态变化……是社会的真是存在,让...

  • 《苏童小说》68—108《肉联厂的春天》

    金桥报考外交学院三次失败,注重仪表风度,斯文清高,自尊心极强,关心国际局势。但事与愿违,他成为了肉联厂屠宰车间的工人,他不喜欢这里的工作环境,一心想离开肉联厂。他的女朋...

  • 《苏童小说》52—67《私宴》

    博士包青过年回乡,被儿时的好友大猫邀请参加私宴,宴会上众人表面寒暄,实际上充满了虚荣、伪善和勾心斗角。暴发户大猫粗暴地对待他人,这场精心设置的“鸿门宴”,撕开了社交假面...

  • 《苏童小说》1—51《妻妾成群》

    上次去书店看到了《苏童小说》,回想起了大学时光,有一段时间对现当代文学很感兴趣,印象最深的还是苏童的短篇小说。(印象中他的《妻妾成群》好像改编成了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

  • 《家国六情》276—302(完)

    提及古今情,我想到了《贾生》这首借古讽今的诗,《乌衣巷》也别有风味。“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对仗浑然天成,一红一黑,颜色鲜明对比,曾经车马喧喧的乌衣巷,如今...

  • 《家国六情》266—273

    现实会磨平每一个有棱角的人。刚被贬永州的柳宗元用寒冷和孤独写下了“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这是不甘,是孤愤。十年时间,永州的青山绿水抚慰了他,让他内心得到了宁静,因...

  • 《家国六情》248—265

    杜甫说“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这是杜甫对张旭的评价,张旭,一个摆脱所有束缚,得到艺术上自由的书法家、诗人。他把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化作诗“桃...

  • 《家国六情》227—247

    今天看的是江水情,提到山水,无疑第一个想到的是王维,他的诗仿佛就是透过云彩的一轮明月,穿过竹林的一缕清风。 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非常简洁...

  • 《家国六情》164—226

    爱情、友情、乡情,最寻常见的“情”。政治上评价不高,但是文字上评价极高的宋之问写乡情“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凝练的词语却表达出曲折的心情。生逢盛世,仕途顺遂,性格潇...

  • 《家国六情》127— 163

    《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 ,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 ,还寝梦佳期”。刚读时好熟悉,但是又不会背,经过一番理解,印...

  • 《家国六情》110—126

    诗人写友情,各有千秋,各有韵味,各有情调。 王维写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这是多么温柔,多么含蓄,多么富有中国情趣的相思。王维用淡语写深情,写出了多少人的情思...

  • 《家国六情》102—109

    李白写孟浩然,直抒心意“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而杜甫写李白也直抒胸臆“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杜甫还评价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可是高的不能再高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