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扡”字 “扡hoe5/toe5”字在赣方言中是一个常用字,有“顺着纹理剖开”之意,如“扡鱼”,出自《诗·小雅》“析薪扡矣”,后引申为“整理并层叠好”之意,如“扡禾”、...
一、“扡”字 “扡hoe5/toe5”字在赣方言中是一个常用字,有“顺着纹理剖开”之意,如“扡鱼”,出自《诗·小雅》“析薪扡矣”,后引申为“整理并层叠好”之意,如“扡禾”、...
一、赣语耒阳话 每次去湖南耒阳,老俵听到我是江西人,都分外亲切:“我们祖上是从江西迁过来的!” 在得知明朝初年湖广因战乱赤地千里,耒阳人祖上大都从江西永新迁来后,我就特别留...
一、赣方言的历史层次 由于工作的原因,得以走访江西很多地方,我发现虽然各地口音差别,但是如古南昌府、饶州府、瑞州府、临江府、抚州府、吉安府辖区,特别是广大农村普遍保留了南朝通...
一、序言 作者接触普通话大概在六岁上下,那时候电视刚刚步入农村家庭。隔壁邻居家的电视机前总是围满了大人,并时常传来哄堂大笑的声音。好奇的我挤进去一听,却一句都没有听懂。即使晚...
一、赣语是苗正根红的南朝通话留存 清朝学术泰斗钱大昕考究出古汉语“古人多舌音”、“古无舌上音”、“古无轻唇音”。“古人多舌音”指通过上古典籍“通假”用字推究出中古的齿音“章昌...
一、汉语四声八调是高维度的语音系统 汉语四声八调是在语音的各音阶中精炼出来的简洁、稳定、高效而又区别显著的调值系统,道法自然,隐藏天理,是伟大的发明创造。与“八卦图”、“八音...
一、汉末魏晋南北朝中正浑厚的读书音“洛生咏” 颜之推于《颜氏家训·音辞篇》写到:“南染吴越,北杂夷虏,皆有深弊,不可具论。” 从西晋永嘉之乱衣冠南渡,经南北朝到隋朝重归一统,...
一、老家“子规”的故事 从前有一户地主,结髪生之一个仔就过世之,地主家大业大就再娶之一个。后来婆里心恶,徕地主名下生之两个仔后就虐地主的大仔,想拿佢虐死来。不过地主在家也会...
一、概述汉语方言赣客语支的分化演进 虽然诸南方汉语方言在不同程度上受南朝通话影响(如“呷”字),但是不同于楚语和吴语系承先秦雅言,赣客语支系承魏晋雅言,由晋朝“衣冠南渡”的...
一、社火 我生徕大城和石岗隔界的地方,两地虽然口音差别,不过相互婚姻,交往密切。在隔界处,有一九龟形胜之地,地界上的泉溪里、新屋场子、柧椿里、柏树里、殿央、谢家、东家岭、大林...
一、文化传承 有一年,我坐绿皮火车从广东回江西过年,车里有各地口音的江西人,老乡之间自然多一份亲切,倒也热闹。我在的座位处有一位五十来岁的南昌籍女老师、一位近三十岁的萍乡籍男...
一、勿忘历史 有一转,我徕我里叔爷家呷饭,我里婶妠话:亡国走反时,我里一家徕外冇饭呷,我里太公就带之我里爷来屋砙取东西,一到长山里就讨日本鬼子捉到之,碰见日本鬼子引...
一、铭记历史 我里外公话:“徕旧社会,我里祖上好有的,做之一栋十那眼的土㲄,单单门头子就去之二十只工。屋砙还有一个土榨,两只牛。我里太公是图长,生之七个仔,佢还有两个老弟,老...
一、浅谈古建筑“庑”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注解:“村”为“邨”的俗字,赣语中的“村tun1”恰好发北方话的“邨tun2”音(中古音为阴平),且南昌一带的人会把“村里”说成“坞...
一、源起中原 早年读书军训时,一位河南籍教官把“一二一”唸成“yæt8nhɛr5yæt8”,使得我留意这个还有入声残留的中原汉语方言。后来到南昌,我发现南昌话的第二人称“恁n...
一、历史背景的重要性 我问我里爷:为什里原先大家要到一起砌连栋屋里?单屋独舍几好!我里爷话:旧社会哪有嗰太平,大家砌连栋屋里好一起赶强盗路痞。还有好多人家砌一栋屋,一家分一...
一、旧社会民生有多艰难 我里太公是杀猪的,人长得抻长捌大,一个人就能捉一只猪杀,家里还有我里老太婆作豆腐卖,虽然只有几厘薄田,一家人呷用倒是不愁。不过佢也衹有一个胞弟,身边衹...
一、地理隔离形成方言 一个丰城隍城(旧称:圳头)的伙计话:丰城河西和河东的口音相差大,河东的口音接近南昌、抚州一带,河西由于赣江阻隔,旧时水路往返不便,离高安又近,所以和高...
一、赣语的演化 我的家乡在高安、奉新、安义、新建四县交界处,口音繁杂,是一个典型的“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调”的地方。同时,口语又受历朝历代官话和其他汉语方言的影响,有不少文白...
汉字发展初期,文字较少,常假借同音字书写,用于表示一类具有关联意义的字,如文言文中“见”通“现”、“反”通“返”、“直”通“值”、“取”通“娶”、“矢”通“屎”。随着华夏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