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重庆
  • 《三国演义》是一本历史演义小说,采用七实三虚的方式描绘历史事件(清代章学诚语),但其社会影响,远远超过了它的文学价值。显然,就文学而论,它的人物塑造功夫也确是第一流的,中国后世的小说家都从其中吸取了营养(金庸语)。罗贯中将来自雅、俗两个不同层面的文化融为一体,并按自己的主体认识、价值观念和艺术好恶加以扭合,从而使作品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蕴涵。在《三国演义》中,既有上层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折光,又沉淀着广大、深沉的民间思想。它是一部形象化的三国兴亡史,同时也是一部民众眼中的政治、军事史。《三国演义》在创作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依史以演义,作者的创作目的是描绘一部形象化的三国兴亡史,其间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意图十分鲜明。小说的叙事起于汉灵帝中平元年(184),终于晋太康元年(280),比较完整地叙述了汉、魏、吴三国兴起、发展及灭亡的历史。小说借鉴了编年体史书的编著模式,以三国纷争的历史进程为主线,以王业兴废为焦点,把近百年的历史故事有机地组织在一起。主要写了三国时期的政治和军事斗争,而作者的兴趣则在于揭示这个时期的各个军事集团如何兴、如何亡。如前33回的主要内容是汉末的群雄争霸,矛盾的焦点是曹操和袁绍两大集团的斗争,作者对二人作了多方面对比,重点则是对兴亡教训的总结,顺民心、得人才、有谋略者得天下,这是作者表达的主要思想。后十五回写三国的覆灭,主要展现的是三国各自的内部矛盾,尤其是对司马篡魏、后主信谗、孙皓暴政等作了深刻的描写,情节虽然简略,但着眼点仍在如何兴、如何亡。作者以写实的态度,比较客观、完整地展现了这百余年的历史过程,其中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给后人留下了很多启示,因此具有极大的魅力。(范晔《后汉书·陶谦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

    看《西游记》 品人生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是阅读古典名著单元。特别喜欢单元导语的这段话: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断。语句对仗工整,读来朗朗上口,而且五个字浓缩了故...

  • 《西游记》是四大名著之一,虽然和后有两册,但是里面内容特别丰富,里面有现代语言和古代语言混合在一起,有的时候旁边还给我们写注释,的确是一本很棒的书。

    看《西游记》 品人生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是阅读古典名著单元。特别喜欢单元导语的这段话: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断。语句对仗工整,读来朗朗上口,而且五个字浓缩了故...

  • 120
    看《西游记》 品人生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是阅读古典名著单元。特别喜欢单元导语的这段话: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断。语句对仗工整,读来朗朗上口,而且五个字浓缩了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