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工词善文,但尤擅长诗,这与李清照相反。南宋初年,局势危急,士气颇盛,诗坛风气也为之一振,但随着偏安局面的形成,士大夫们日趋消极,诗坛风气也变得日益萎靡,吟风弄月的题材走向...
陆游工词善文,但尤擅长诗,这与李清照相反。南宋初年,局势危急,士气颇盛,诗坛风气也为之一振,但随着偏安局面的形成,士大夫们日趋消极,诗坛风气也变得日益萎靡,吟风弄月的题材走向...
柔中带刚的李清照是“南渡词人”中成就最为卓著的一位,她工诗善文,尤擅长词。在李清照之前,婉约词人多以男子之笔墨状女子之口吻写艳情幽怀,而李清照则是以女性本位写自我爱情悲欢和亲...
“靖康之乱”,北宋灭亡,汉人政权由北方转移到了南方。李清照、朱敦儒、向子諲、张元干、叶梦得、赵鼎、李纲、陈与义这些被迫随衣冠南渡的词人,被统称为“南渡词人”。他们的前半生,是...
秦观虽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但却深受柳永的影响,创作了大量慢词。他采小令之法入慢词,把令词中含蓄缜密的韵味带进慢词长调,弥补了柳永以赋法填词所造成的发露有余,浅白单调的不足,从而...
萧观音,即辽道宗皇后,她深受中原汉文化熏陶,精通音律,能自制歌词,善于向欧阳修、苏轼等文化巨擘学习,以填词赋诗而名重一时。但她的作品以婉约见长,辞藻华丽,寓意凄宛,怨而不怒,...
坡仙苏轼是一个全能的文学天才,他在文学理论上强调“文”、“艺”并重,提倡多样化的艺术风格,丰富了文艺美学理论;他的诗作继承了韩愈以来“以文为诗”的传统,并矫正了在他之前宋诗流...
为士大夫们所排斥的柳永,不仅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之一。他大量创作篇幅较长、结构复杂、音调更为繁复优美的慢词,并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
同为北宋诗歌革新运动的推动者,醉翁欧阳修将苏舜钦与宋诗“开山祖师”梅臣尧这两位好友并称为“苏梅”。苏舜钦诗趋向粗犷豪迈一路,而梅臣尧诗则多委婉闲淡之趣,虽然他们的诗风不一样,...
晏殊对张先也有知遇之恩。张先能诗及乐府,擅长小令,亦作慢词,其词主要写“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风格意象繁富、情韵浓郁、含蓄工巧。被后世视为“古今一大转移”的张先对词的改革...
范仲淹的提携之人是“宰相词人”晏殊。晏殊词吸收了南唐“花间派”和冯延巳典雅流丽的词风,但他却抖落了“花间”的艳气,呈现了真正的淡丽。晏殊圆融旷达,故而能以清婉理性的心态写着气...
宋初诗风有“白体”、“晚唐体”及“西昆体”之分,王禹偁推崇杜甫和白居易,诗风平易流畅、简雅古淡,被宋人看作是重要的“白体”诗人,代表作有《村行》、《春居杂兴》等。其词即事即目...
经历过唐诗的辉煌之后,诗歌已经无与伦比的精致了,如果不能别开新面,势将日益黯淡。历史进入宋朝,新的契机终于出现了,从孙复、胡瑗、石介起,到周敦颐、程颢、程颐,再到朱熹,理学的...
冯延巳的词继承了花间词的传统,创作目的还是“娱宾遣兴”,题材内容上也没有超越“花间词”的相思恨别、男欢女爱、伤春悲秋的范围,如《谒金门·春闺》。但他的词在表现爱情相思苦闷的同...
五代后蜀赵崇祚收录了晚唐五代时温庭筠、韦庄、皇甫松、牛峤、张泌、和凝等十八位词人的作品,是为《花间集》。这十八位词人的作品大多写旅愁闺怨、合欢离恨,词风轻盈婉约。而温庭筠、韦...
古体诗和近体诗在唐朝走向辉煌顶点的同时,出现了一种新的诗体——词。按乐填词现象在隋唐以前就出现了,或许可以算是词的滥觞。但论者普遍认为词大约在初盛唐产生,从中唐以后开始渐渐流...
杜牧兼善众体,七言绝句成就颇高,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多切经世之物,风格英发俊爽。他主张“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彩章句为兵卫”,所以,他的作品不以辞彩取胜,不以怪峭取胜,而是...
从文宗开成元年至哀帝天佑四年,唐朝诗歌进入晚唐时期。这一时期,牛李党争、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又爆发了最终令唐王朝轰然坍塌的黄巢大起义,面对这种情况,诗人们大都忧时嗟生、消极悲...
刘禹锡善咏史,喜山水,而且常常收集民间歌谣,学习它的格调并进行诗歌创作。他开创了通过咏物来寄托讽喻的先例,诗作风格大多简洁明快、自然流畅、雄直劲健、精警含蓄。因为深信道教,刘...
与“韩孟诗派”的缒幽凿险不同,稍后崛起的“元白诗派”是一个以浅切顺畅的语言直接反映现实的新诗歌流派。以白居易、元稹为代表的“元白诗派”发起新乐府运动,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诗歌...
大历之后的诗坛以“韩孟诗派”为代表,这是一个以韩愈为领袖,包括孟郊、李贺、卢仝、马异、刘叉等诗人在内的诗歌流派。此派继承了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特点,提出三点诗歌主张: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