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欢出去玩,没够,不回家。试着给他立规矩,定时间。并告诉他做选择,要么一次玩个够,再也不带他出去了。要么有节制,天天可以出去玩。孩子还是选择后者,有了节制。
![240](https://cdn2.jianshu.io/assets/default_avatar/12-aeeea4bedf10f2a12c0d50d626951489.jp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imageView2/1/w/240/h/240)
孩子喜欢出去玩,没够,不回家。试着给他立规矩,定时间。并告诉他做选择,要么一次玩个够,再也不带他出去了。要么有节制,天天可以出去玩。孩子还是选择后者,有了节制。
教育孩子真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特别遇到孩子不听话时,真是不知所措,火往上冒。读书让我理解到要有爱心、耐心,不要训斥,要和善坚定,找到适合的方式方法。
正面管教需要尝试建立一个学习小组,我们这个学习群正是如此,学习、交流、体会。把原则,工具应用到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启发良多。
对孩子教育除爱与尊重,冷静与耐心很重要,往往我们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这需要时时提醒自己,要用冷静地非情绪化的心态,用合理的友善的方式方法解决问题。
本结总结了很多教育方法和工具,需要活学活用,灵活运用,针对自己孩子特点去尝试,甚至创新一些具体做法。
给孩子一个选择的效果比命令、拒绝要好很多。这即是尊重也是把孩子导向选择,一般情况孩子会选其一,孩子满意,家长也满意。
冲动往往产生不良后果,与孩子冲突时 需要冷静,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责骂
孩子谈不上任性,但有时特别犟,想做的事非干不行,劝不动,讲不通,特别让人恼火,有时就动点粗,打打屁股。需要冷静一下,先顺后抑。当然,也不能让孩子认为他一闹父母就让步,形成欺人...
父母需要了解自己的性格缺陷,这种缺馅会传递给孩子。要时时注意,避免缺陷暴露给孩子,不能做坏的榜样
孩子是另一个你,有你的基因,性格自然有你的影响。无论哪种性格都有其优缺点,不会完美。我们也没有办法集各性格优点于一身,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天生的东西不好改变。我们主要避免孩...
今天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我意识到,性格的东西真不好改变。不在场景下,你跟孩子是讲的通道理的,孩子似乎也明白事理,但在那种场景下,孩子就变成非理性了,说什么也不好用。因此我觉得在某...
孩子教育也有中西文化之差异。家庭会议这种形式在中国可能不太适应,我们应当学习其本质的东西,关注孩子,用尊重平等的心态让孩子参与其中,建设性沟通,启发激发,耐心教育。
中国人往往注重大思路,大而化之,实操性指导性的东西,本书教给家长很多具体的方法,这些方法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有效的。我尝试过一些方法,确实有效果。
本节学习了班会指南和技巧。班会需要一定的方法,调动大家的参与积极性和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和思考性。通过班会,孩子们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减少孩子叛逆也颇有益处。
班会是让孩子参与其中,让孩子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班会是以孩子的视角,思维去解决自己的问题。应避免班会成为惩罚、批评的场合,这么会给孩子带来更大伤害。
建立日常惯例表是一种好的方法,要让孩子参与到惯例规则的制定中,让孩子有参与感,平等协商感,是对孩子的尊重。一般情况下,孩子参与制定的规则,也不会自己轻易破坏它,有利于培养孩子...
读书让我认识到赞扬和鼓励有些区别,但有时却难以区分,也不必刻意区别。注意你的赞扬不要引起孩子的虚荣心和讨好心态,而是让孩子持久化去做好该做的事情。培养家孩子自立能力要从小抓起...
教育孩子多少会受到社会的影响,作为家长需要有此意识,不要为了面子,而采用非正确的方法。留给孩子特别时光很重要,要有一定的仪式感,让孩子感到你重视他,关爱他。
鼓励与引导,将不良行为转向积极方面。孩子做错事情时,不能一味训斥。要以真诚尊重的态度交流沟通,换位思考,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做出弥䃼,举一反三,不去做类似的事情。
我原以为鼓励用来对孩子良好表现或做出努力偿试场景下的方法。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运用鼓励的作法对我而言是一种新鲜的。这也说明对不良行为的处罚是不起效的,甚至是对立的。需要去寻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