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好今晚去看了,看了你的这篇文章,我有话要说。
首先,《芳华》这部电影的完成度很高,非常之高。导演,编剧,摄影,以及最重要的演员们和为此片贡献力量的文工团老一辈们,为我们共同叙说了一个高水准的好故事。
这是一部有诚意的怀旧电影,怀念逝去的文工团岁月,怀念很多年轻人可能一生都没有机会一探究竟的那段红色岁月。这个电影里并没有你在文章里影射的,道德审判,一丝一毫都没有。
其次,刘峰这样的人在哪个时代都有,而且也是千差万别的,电影里的刘峰因而是许许多多“现实刘峰”的集合体,因此他活了。从影片叙述节奏上来说,刘峰也并不是永远那么善良的人, 他也自私,也有七情六欲,也有万般无奈,因此他是活的,他具有一个大活人所该具有的大部分优点跟明显的缺憾。
第三,善良确实应该有边界,这个边界我认为就是一句大实话: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在选择上,刘峰永远是选的前者,这就是善良,或说善行。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点,因此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人物性格。刘峰代表着那个逝去的年代,他不如他的战友们活的光鲜亮丽,甚至与新时代显得格格不入,并不是说他在之前的选择上有什么错,而是在说,这就是属于“刘峰们”的芳华。善良因此是种选择,而不是结果。
第四,《芳华》:刘峰的善良让人很不舒服。这个标题我认为是失败的。这个电影的主题远非善良一种,而全片中,刘峰也并非只诠释了善良这么一面。你从善良这个关键字上把刘峰从电影里揪出来,进行解剖,这个切入点很好,但不准确,十分片面。如果一个人的善行会让你觉得不舒服,那可能是因为你用了不同于施善者的道德标准去看待他/她,本身也没什么问题的。但有一点我要强调的是,不是说一个人做了多少好事,或在一个多么大多么重要的平台上,他/她的善良会发挥更大价值,善良不分轻重,不在乎大小,而且永远在行为之前。一个善良的人,他/她也许什么事都不做,而做了很多善事的人,有时也并不见得真的有多善良。
最后,我有个善意的提醒,什么时候有时间了,泡杯茶,再好好看一遍。
不负我望,终于去电影院把《芳华》看了。一群少年少女在那样一个人间皆苦的时代,天真烂漫,又能穿军装还不用枪林弹雨,整天可以蹦蹦跳跳,这该是多么美好的人生经历啊,这在任何时代对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