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宁夏
  • 120
  • 120
    寂静,蝉声渗入岩石

    文字 |「誰最中國」 圖片 |「部分網絡」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短诗,叫俳句。 “寂静,蝉声渗入岩石。” “在盛开的樱花树下,没有人是异乡客。” “牵牛花,一朵深渊色。” “...

  • 120
    还好,疫情也催生了好习惯

    文字 |「誰最中國」 圖片 |「來自網絡」 首圖|「誰最中國」 明烈的夏日,带来了熟悉的气息。缓慢启动的一年,正在追上正常的速度。可是,一场疫情之后,我们的生活或许再也回不到...

  • 120
    當屈原遇上莎士比亞。

    文字 |「誰最中國」 圖片 |「來自網絡」 语言,既是实现沟通的途径,也是制造隔阂的工具。 传说,全人类曾经联合起来建造巴别塔,通向天堂。神为了阻止这个计划,开始让各地的人讲...

  • 120
    母親那些“最重要的小事”。

    文字 |「誰最中國」 圖片 |「來自網絡」 若这个时刻写一封信给母亲,我们会写些什么呢? 回想起大学时代,老师抛出了同样的问题,只记得大家拿到信纸后,踌躇许久,迟迟未落笔。 ...

  • 120
    書法中的呼吸。

    文字 |「誰最中國」 圖片 |「來自網絡」 首圖|「誰最中國」 回想小时候学写毛笔字,印象最深的是那本练习簿:在大大的米字格里,印着用红线钩出的空心字,我们在笔尖蘸上墨,小心...

  • 120
    赴一場夏日之約。

    文字 |「誰最中國」 圖片 |「部分網絡」 首圖|「@梁斯楠」 夏天,你好哇。 一说起夏天,心头总是会泛起一片涟漪。一年之中,最是热爱夏天。因为总觉得只有在夏天,生命才是最热...

  • 120
    徽宗,李煜,何其相似。

    文字 |「誰最中國」 圖片 |「誰最中國」 很多年之后,当赵佶坐在五国城的寒地囚笼里,望着头上一小片阴霾的天空,他会想起,在汴京皇宫看见宣德门上瑞鹤成群的那个上午。 数以千计...

  • 120
  • 120
    孤單的書店。

    文字 |「誰最中國」 圖片 |「來自網絡」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山。 这句话,对于疫情下的所有人来说,都如真理一般感同身受。但对于书店的从业人员来说,或许又是...

  • 120
    得意而忘形。

    文字 |「誰最中國」 圖片 |「誰最中國」 在日常生活中,“得意忘形”着实是个贬义词,用来形容一个人因为高兴而失态。 在“得意”与“忘形”之间,存在一道不太好逾越的界限。“得...

  • 120
    吃,有相。

    文 字 |「美物计」 圖片 |「来自网络」 前几日,和朋友闲聊, 自从天天在家吃饭后, 不仅食量蹭蹭往上涨, 连吃相也越来越随性。 以前在外吃饭, 总会不自觉地注意下形象, ...

  • 120
    文房時間。

    文字 |「誰最中國」 圖片 |「誰最中國」 “饷时而起,则啜苦茗,信手写汉书几行,随意观古画数幅。心目间,觉洒洒灵空,面上俗尘,当亦扑去三寸。” 古代的文人,有一个令人羡慕的...

  • 120
    一半,碧華。

    文字 |「誰最中國」 圖片 |「部分網絡」 首圖|「誰最中國」 在中国,有一种巧妙的文化,叫做“半”。 曾听一位做广告的朋友说:“最好的广告创意,是你只叙述了一半,而另一半在...

个人介绍

如何能推動中國文化的覺醒?一次閒人聚會,發覺有此心不是筆者一人,在座有知名設計師、企業家、專欄作家、欄目導演、建築師、風險投資客,受酒精影響,在座諸公紛紛發言,酒席未散,《誰最中國》新鮮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