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 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
![240](https://upload.jianshu.io/users/upload_avatars/5703784/19d06c82-8756-4719-b13e-91b34689c4f2.jp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imageView2/1/w/240/h/240)
【原文】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 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
【原文】 11.10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一、概念澄清与版本辨析 1. “恸”的情感与礼制边界 字义溯源: 《说文》:“...
【原文逐句解析】 1.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 关键词语: 淇澳:淇水弯曲处(朱熹《四书章...
【原文】 11.9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一、概念澄清与版本辨析 1. “噫”的情感张力 叹词,表悲痛至极。《说文》:“噫,饱食息也。”此处引申为情感满溢的悲...
【原文】 11.9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一、概念澄清与版本辨析 1. “噫”的情感张力 叹词,表悲痛至极。《说文》:“噫,饱食息也。”此处引申为情感满溢的悲...
【原文】 11.8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一、概念澄清与版本辨析**...
【原文】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关键词语】 1. 毋自欺 朱子:“彻底祛除私欲遮蔽”。(《四书章句集注》) 王阳明:“...
【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关键词语...
【原文】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一、概念澄清与版本辨析 1. “好学”的儒家定义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学非记诵...
2 日晚,我满怀期待地奔赴西班牙的巴塞罗那,这座城市,才是我心驰神往的真正目的地。巴塞罗那,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享有“欧洲之花”和“伊比利亚明珠”的盛誉,作为西班牙的第二大城...
在人工智能面前,有两种选择:A.盲目跟随,失去自我;B.为我所为,站得更高。我选择B!
借助DS读《大学》第1天【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关键词语】 ① 大学:朱子解为“大人之学”,傅佩荣释为“成德之学”,杨伯峻考据指周代贵族教育体系。三说可统合为“培养完整人...
借助AI搜集更多材料,设立多个参照,梳理出自己的见解,从而更系统深入地学习“国学”。这是一种尝试,也是一种探索,更可以当作一种游戏。
愿意参加学习者,可以下载“简书”APP,按照平台规则每人每天需支付1元钱,体现“道不空传”要求,从而不损或增益学习者的福报。
让我们一起,开启新的学习旅程吧!
借助DS读《大学》第1天【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关键词语】 ① 大学:朱子解为“大人之学”,傅佩荣释为“成德之学”,杨伯峻考据指周代贵族教育体系。三说可统合为“培养完整人...
【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关键词语】 ① 大学:朱子解为“大人之学”,傅佩荣释为“成德之学”,杨伯峻考据指周代贵族教育体系。三说可统合为“培养完整人...
【原文】 11.6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一、概念澄清与版本辨析 1. “白圭”与《诗经》互文 《诗经·大雅·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
【原文】 11.5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一、概念澄清与版本辨析 1. “间”字训诂 本义为门隙(《说文》),引申为“非议、挑剔”。 朱熹:解作“间隙...
【原文】 11.4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一、概念澄清与版本辨析 1. “助我”的三重诠释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解“助”为“质疑问难”,认为颜回对孔子...
【原文】 11.3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一、概念澄清与版本辨析 1. “四科十哲”的体系建构 德行科 朱熹...
【原文】 11.2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一、概念澄清与版本辨析 1. “陈蔡之厄”历史事件 《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在陈蔡之间遭围困,绝粮七...
【原文】 11.2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一、概念澄清与版本辨析 1. “陈蔡之厄”历史事件 《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在陈蔡之间遭围困,绝粮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