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辽宁
  • 此时~

    情致就是存在于人的自我中而充塞渗透到全部心情的那种基本的理性的内容。黑格尔把“独立自足性”看作是理想的人物性格所必有的主要特征,所谓“独立自足”并非脱离社会而孤立,而是能掌握...

  • 此时~

    艺术是由心灵自为地把理念显现于感性形象,才真正见出自由与无限。黑格尔很形象化地说:“艺术也可以说是把每一个形象的看得见的外表上的每一点都化成眼睛或灵魂的住所,使它把心灵显现出...

  • 此时~

    自然美的顶峰是动物的生命。但是纵然达到了顶峰,自然美还是有缺陷的,原因在于动物只是“自在”的而不是“自为”的,还没有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动物的生命不能看到自己的灵魂…动物的灵...

  • 此时~

    只有在人把他的心灵的定性纳入自然事物里,把他的意志贯彻到外在世界里的时候,自然事物才达到一种较大的单整性。因此,人把他的环境人化了,使那环境可以使他得到满足,对他不能保持任何...

  • 此时~

    人的完整性在于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必然与自由的统一以及现实与理想的统一。…艺术作品却不仅是作为感性的对象,只诉之于感性领会的,它一方面是感性的,另一方面却基本是诉之于心灵的,心...

  • 此时~

    美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也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完成了这种统一,人才“能对纯粹的形象显现进行无所为而为的自由的欣赏,”才摆脱物质需要的束缚,“才显出人道的开始。...

  • 此时~

    ] 唯其是形象,美是观照的对象;唯其是生活,美是情感的对象;合而言之,美是活的形象。作为生活,美须服从物质界的必然规律;作为形象,美须显出精神界的自由,所以美是二者的统一。 ...

  • 此时~

    ] 活的形象或审美对象的形成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经历了这个过程,人就从“感性的人”变成“审美的人”。即由自然力量支配的人变成不受自然力量支配的自由人。只有自由的人才能下一个...

  • 此时~

    当我们怀着情欲去拥抱一个理应鄙视的人时,我们就痛苦地感到自然的压力。当我们仇视一个值得尊敬的人时,我们也就痛苦地感到理性的压力。但是如果一个人即能吸引我们的欲念,又能博得我们...

  • 此时~

    “若是让抽象作用尽可能地上升,”就可以在人里面辨别出两个对立的因素,一个是持久不变的“人身”,另一个是经常改变的“情境”。这两个因素在“绝对存在”中是统一的,而在有限存在中则...

  • 此时~

    我的知解力是按照一种象征方式进行工作的,所以我像一个混血儿,徘徊于观念与感觉之间,法则与情感之间,匠心与天才之间。…自然美是一个美的事物,艺术美是一个美的事物的美的形象显现或...

  • 此时~

    事物达到了自然发展的顶峰就显得美。艺术形象就容易留为公式概念的说明。凡是没有从艺术中获得感性经验的人最好不要去和艺术打交道;艺术要通过一种完整体向世界说话。但这种完整体不是他...

  • 此时~

    个别的东西不抛弃有意蕴的崇高的东西,就是既要显出特征,又要保持古典的理想。这是一个矛盾,而这矛盾只有美才能解决,因为美使抽象的本质获得具体感性形象,使理想不只是冷静而严峻的抽...

  • 此时~

    寓意把现象转化为一个概念,把概念转化为一个形象,但是结果是这样:概念总是局限在形象里,完全拘守在形象里,凭形象就可以表现出来。象征把现象转化为一个观念,把观念转化为一个形象,...

  • 此时~

    审美意象”是与逻辑概念对立的,因为前者是形象思维的对象,后者是抽象思维的对象。美一般可以说是审美意象的表现:所不同者在美的艺术里,这个意象须由关于对象的概念引起。而在美的自然...

  • 此时~

    形成审美意象的想象力是“创造的”想象力,不同于“复现的”想象力。创造的想象力则除外,还要根据更高的理性原则,即人的理性要求,来把从自然界所吸取的材料加以改造,使它具有新的生命...

  • 此时~

    美的艺术显示出它的优越性的地方,在于它把在自然中本是丑的或不愉快的事物描写得美。在一切时代和一切民族对于某些事物形象显现的感觉所常显出的一致性里,我们仍可找到一种审美趣味的经...

  • 此时~

    在艺术里自由须与必然统一,艺术虽有别于自然,却仍须妙肖自然,不要露出循规蹈矩,矫揉造作的痕迹:“自然只有在貌似艺术时才显得美,艺术也只有使人知其为艺术而又貌似自然时才显得美。...

  • 此时~

    康德是从社会的角度来看美感的普遍可传达性。一个人的美感有无价值或有多大价值,就要看这种美感能否普遍传达给旁人,供旁人共享。美的愉快和崇高的愉快在种类上很不相同,美直接引起有益...

  • 此时~

    美是不涉及概念而普遍地使人愉快的。就是从关系方面看审美判断,康德提出了他的著名的“纯粹美”与“依存美”的分别。只有这种不涉及概念和利害计较,有符合目的性而无目的的纯然形式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