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云音乐给我推荐了《童年》这首歌。习惯性地打开评论页,看到一条热门留言: 大街上,有个小男孩吵着要买棉花糖。 妈妈指着他手里的小糖人,说:“刚买的孙悟空还没吃呢,怎么还要...
![240](https://cdn2.jianshu.io/assets/default_avatar/5-33d2da32c552b8be9a0548c7a4576607.jp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imageView2/1/w/240/h/240)
昨天,云音乐给我推荐了《童年》这首歌。习惯性地打开评论页,看到一条热门留言: 大街上,有个小男孩吵着要买棉花糖。 妈妈指着他手里的小糖人,说:“刚买的孙悟空还没吃呢,怎么还要...
所谓的老老实实是什么意思?就是在那个该干什么的时间,用七成的力量去努力干好本职的事,二成的力量追闲梦,一成的力量去发现生活。梅姐姐,这句话我抱走啦🏃🏃🏃
你敢写,我就敢想。你敢表述,我就敢感受。你敢写车震,我就得买SUV……😜👍
一个寝室都不睡你还想睡,怕是不可能😂
倒床5分钟就能睡着,早上5点50起床,几十年如一日。
01 昨天和一帮朋友吃饭,突然接到一个学生家长的电话。 得知学期考试结束就会重新分班,她怕孩子进不了重点班,急着找我商量对策,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在此之前,她一直以为高中要读...
女孩一定要被富养,不是物质,而是心
看哭了,第一次觉得有和我那么相像的人,特别是看到那张配图的时候,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我曾听过一个故事,一艘船沉没了,救生员不停地给掉落在水里的人们发放救生圈,有个老头子很奇怪,救生员给他一个救生圈,他就递给身边的年轻人,递给那些妇女和孩子,直到最后一个救生圈都没有了,老头子也没能活下来,沉没到了水底。但他从始至终都没有开口大呼小叫,只是默默地,毫不犹豫地把救生圈给了他人。或许坐在沙发上的人会觉得这个老头子是个傻子,可如果你就在现场,你会是什么感受?
所以有人说这老人就是菩萨,救苦救难,连命都可以不要了。
初高中那会,看到邱少云,黄继光的故事,觉得很假,有谁被火烧了能一声不吭,又有谁被子弹打了还能跳起来去堵枪眼。长大以后,经历过一些事情,才发觉自己原来是以小人之心 度君子之腹了。心生惭愧之余,却也无能改变些什么。
这次看到这篇文章,不管以什么角度去思考,我都想说一句,当泰山压顶之际,人是难以有太多想法的,只有两种,要么就为别人想,要么就是为自己着想。自私与无私就在这么一刻体现了。
其实不少人,嘴里说别人傻,可他自己面临那种境况时,往往也做出了那种最傻的选择,可能这就是真与善吧
胡歌的梅长苏,演的太好了,忍不住去看了小说
我觉得吧,评论的导向不过就是感情怎么拿捏理性这个工具,顺带需要专业的知识作为依据,就像鲁迅的文章写的再好还是好多人喜欢看郭敬明 韩寒一样 你觉得谁更一流呢!
你也就看了猎场前几集吧,52集的剧为什么才看了几集就来评价一步作品和一个演员,
《猎场》这部剧差就差在采用的直叙的方法,节奏慢,是那种记录主角成长的故事,没有类似琅琊榜的那种回忆,如果看到后面才恍然明白,还真不是胡歌演技问题,人设如此。如果从后十集剪些片段过来,翻过来再回忆,就不会出现开头看两集就弃剧的尴尬境地。一个好的开头,真的决定了一部剧一大半的评分🙄
我觉得作者评价非常不客观,说胡歌在猎场中的表演与琅琊榜相比,缺少了“淡”的感觉,是因为没有与过去和解,所以就说他在这部剧中表现不行。
哈哈,说实话,真的是看笑我了,这不应该是专门做影视剧评论的人应有的水平。
每部剧的主角是不同的主体,胡歌在琅琊榜中表现的是智慧淡定的角色,在猎场中他诠释的是一心追求出人头地,却遭遇现实中各种当头棒喝打击的有志青年,这样的人怎么个“淡”法,如果真的淡了,那角色就不真实了,这才是演技不行吧。
希望这种以专业人士自居的影评,能够带给读者的是客观的评价内容,独特的评价角度,而不是预先就设定好的价值判断,整一些玄而又玄的东西,什么和自己和解,什么学会做轻松的人等一些模棱两可的话来糊弄读者。个人感觉胡歌在猎场的演技很优秀,角色演绎得很到位,每一个事件转折的情绪处理都很自然,能带着观众入戏,这就是好演员,演戏就是演戏,评价别人的演技为什么非得生拉硬拽地扯上现实生活呢?好演员不就是可以通过深入理解来诠释各种不一样的角色,并让观众觉得真实可信吗?为什么要那个“淡”,为什么就必须要与自己的过去和解呢。
导师是自己有鱼,并授人以渔的人;自己有鱼,说别人没有,然后吃鱼给别人看的,那是评委。国际章很优秀,国际章很漂亮,国际章很努力,但她确实算不上“导师”,她只是评委。
喜欢这句话,条理清晰,论据充分。
如此细节的东西你都发现了,并且敢于指出,真厉害!见解很独特,很细心!老师很棒!我很崇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