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充满变化的时代,我们很多人都渴望能获得成长,那该如何才能成长呢?
方式当然有很多种。比如多学习(比如看书、听课)、勤思考、见牛人等等,这些方式都对成长当然都是有利的,但方式太多,往往让我们无从抓起。
我们在众多的成长方式中,能不能找到一个杠杆点呢?
什么是杠杆点,就是你通过这个点能撬动其他的点,让它们联动起来,形成良性循环。经过多年的观察、思考与实践,我目前认为非常好的一个杠杆点就是——对外公开分享。
以下是更多原理介绍,如果你已经认同我们的理念,可以直接拉到文末报名。
得到创始人罗振宇老师,在他的一期60秒节目《罗胖60秒:学习有几个层次?》中,分享了学习的四个层次:了解、知道、理解、能讲。同时,我们很多人也都听过一个成长理念叫“教是最好的学”。可见,分享对我们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对外分享,会倒逼你理解的更透彻,否则,很可能就是你学到了很多知识,但真正让你去说的时候,可能根本就说不出来,或者说不明白。
就像很多渴望提升口才的朋友,来到我们口才界社群,都期待自己在开会、聚会等场合,可以在无需过多准备的情况下,有内容可说,并且说的有条理、有说服力、有感染力等等。
但我们都明白“学会跑之前,一定要先学会走,甚至要先从爬开始”,口才的成长也是分阶段的,主要可以分为五个阶段:不敢讲、讲出来、讲得顺、讲出彩、即兴讲。
在我们社群,把前三个阶段归为“公众表达”模块,主要是帮你提升口脑协调能力和心理素质,让你面对很多人时,可以自信流畅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果你目前还处在这个阶段,请看《【双11特惠】“60天公众表达特训营”,助你实现口才的蜕变!》。
另外,讲话从“准备时间长短”和“内容创造多少”两个维度来看,可以分为以下四个象限,即:准备多创造少、准备少创造少、准备多创造多、准备少创造多。
从“不敢讲”到“讲出来”,就属于第一象限:“准备多创造少”,也就是我们的公众表达模块,主要是通过“脱稿直播讲小故事”,来帮你提升的。
从“讲出来”到“讲得顺”,就属于第二象限:“准备少创造少”,还属于我们的公众表达模块,主要是通过“即听即说”的训练,来帮你提升的。
如果你想达到“即兴讲”,那一定得先达到“讲出彩”,也就是需要进入第三象限:“准备多创造多”,也就是我们发起的“不讲就出局”。
不讲就出局,主要帮你解决三大问题:
1.持续坚持的问题
2.没有素材的问题
3.构思框架的问题
下面重点说一下,如何解决持续坚持的问题。其实主要从两个维度:
第一,以毒攻毒
对于成人学习来说,我们往往不缺乏动机,但我们往往很难战胜自己的懒惰和拖延,这些都是人性的弱点,人人都有。如果我们想战胜他们,就需要用“以毒攻毒”的策略,即用人性的弱点对抗人性的弱点,也就是用人的“损失厌恶心理”战胜人的“懒惰与拖延”。具体可以读我这篇文章《Tom教练:以毒攻毒,帮你战胜拖延症!》。
具体来说,就是参加的每个同学都需要交100元契约金,如果当周没能分享一期节目或一篇文章,契约金将进入公众基金,通过这样的方式倒逼你行动,并且过去我们内测了两期21天挑战,效果非常好,将近90%的同学都可以完成挑战,我们人的潜力是无穷的,只是很多时候需要逼一下。
第二,及时反馈
只有“以毒攻毒”还不够,想想为什么人们容易沉迷游戏,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游戏能给人提供及时反馈。很多运动的人,如果请了私人教练,也更容易坚持下去,因为得到及时的反馈和指导,让自己知道问题在哪,该往哪个方向改进。
我们的教练团队,会给你每周的分享做及时的点评和反馈,如果你遇到困惑,也可以获得及时的解答,你优秀的分享,还可能入选我们的公众号帮你推广。
另外,就是分享的素材,我们每周会给你精选一个,供你参考。当然,你也可以自选素材。其实,当你一定要分享的时候,素材总是会有的。
还有就是构思框架的问题,其实主要就是你的思考能力,就像你有了食材,但你不会没有切菜、炒菜的能力,也很难做一顿饭。
我们主要会通过三天小集训的方式,帮你循环持续刻意练结构思考、提炼主题、举例论证、类比思维等能力,同时还可以听到我的套路解析课,边学边用,进步更快。
具体玩法介绍
训练规则:
1.每期21天,每周至少一期3分钟节目,或者500字以上的文章。未来随着能力的增加,可以提高自己分享的频率,会帮你进步更快。
录节目建议用喜马拉雅录制,因为可以看到播放量和完播率,让听众给你真实反馈;
文章写完可以给专题投稿。
2.缴纳100元契约金,如果周六之前请假,支付20元请假金到共享基金里,如果没完成也没请假,100元全部进入共享基金里,且不能连续两周请假。
服务内容:
1.每周至少完成一次分享,每个人每周至少获得教练的一次点评与反馈。
2.每周教练会在群内分享一个素材,自由选择是否使用这个素材。
3.若在训练中发现有部分能力不足,需要刻意训练思考能力,可以自主付费选择加入我们的短期集训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