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上海
  • @bapt 二元论

    手把手带你读透哲学经典|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精读(1)

    1.【标题】德文原文: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批判】一词源出英文,但主要是作为形容词,应用于美学之中。康德在德文中首用该词,并从美学领域扩展至...

  • 人的意识的局限性以及超越自身意识的可能性,人不只属于自然的一个结果,而可以把一切事物都归属于某种背后的形式因,而导致这种结果的可能性无法主导意识的局限性,便可能出现违反理性目的的超意识,个人将这种失去意识种体验到更高的经验。

    试论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的自我意识

    意识本身包含着感性意识,知觉和知性。而“自我意识”的概念内涵比意识本身要丰富得多,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个高级阶段。在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中的自我意识问题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意...

  • 我记得康德的先验唯心论接近于唯物式的唯心主义,认同于物质与意识的两种存在的真实性,以物质为起点思辨超越性的精神,而不至于断然决裂与一极。

    手把手带你读透哲学经典|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精读(1)

    1.【标题】德文原文: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批判】一词源出英文,但主要是作为形容词,应用于美学之中。康德在德文中首用该词,并从美学领域扩展至...

  • 这与诸受皆苦有所相同又所有不同,叔本华观点在于认定感官心识为真实,外部相对稳定,变化只是偶然存在。
    而后者观点在于凡是以感官存在的心识,其本身就处于不断消亡,转瞬即变的过程,而永远抓不到任何一个结果,即便有某种结果,其本身也是一种心智上的标记,而事实则永处刹那,解脱在于不再以自己的感官为真实,甚至心识也不是独立存在的,当依赖于外部环境的感官心智瓦解时,主体就会感受到一种无生无灭的安宁状态,也是活在当下的真实涵义。

    叔本华钟摆哲学理论

    人生就是在痛苦和无聊这二者之间像钟摆一样摆来摆去:当你需要为生存而劳作时,你是痛苦的;当你的基本需求满足之后,你会感到无聊。 叔本华认为,人生的本质是痛苦。人生之所以注定要痛...

  • 你好,作者,感谢你的文章和你的经历,因为我的经历也有点相同,从小,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玩各种游戏了,而且最糟糕的是还接触了许多不良游戏,让我从小就丧失了注意力,于是长久以来一直把电脑和游戏当作人生的全部乐趣了,直到某一天我在淫邪时看到的可怖图像,那时我才14岁,由于接触到了一些难以描述的恶心与罪恶,便开始思考人性是什么,为何人性如此罪恶,为何世界上存在这样的东西,这是我第一次开始反思我人生全部的经验,于是从文学式的思考转化到了哲学式的思辨,在一段时间里我几乎没有逸乐与淫邪,但是我现在又变得一塌糊涂了,甚至有时宛如禽兽。

    一个十几年的骨灰级游戏迷是如何戒除游戏瘾的

    我怎么会想到要写这么一篇文章呢?起因很简单,我在微信读书留言上说自己戒除了长达十数年的游戏瘾,然后有妹纸问我是如何做到的,我想这个可真不好回答!索性还是写篇文章来做答复好了,...